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分析与处治措施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路桥过渡段沉降成因分析 | 第12-14页 |
·路桥过渡段处理措施综述 | 第14-17页 |
·路桥过渡段路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2页 |
2 工程背景及强夯技术 | 第22-32页 |
·工程背景 | 第22页 |
·强夯技术简介 | 第22-23页 |
·强夯加固机理 | 第23页 |
·强夯施工 | 第23-30页 |
·施工准备 | 第23页 |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第23页 |
·强夯试验 | 第23-27页 |
·强夯施工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 第28-29页 |
·强夯施工监测 | 第29-30页 |
·强夯处理地基竣工验收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3 数值模拟分析 | 第32-52页 |
·有限元简介 | 第32-33页 |
·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ansys简介 | 第33页 |
·三维实体模拟建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 | 第33-38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及基本假定 | 第33-34页 |
·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34-37页 |
·边界条件 | 第37页 |
·约束条件 | 第37页 |
·列车荷载的简化 | 第37-38页 |
·地基初始应力平衡 | 第38页 |
·计算分析 | 第38-50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计算分析 | 第3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4 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 第52-70页 |
·路基沉降监测目的 | 第52页 |
·路基沉降监测的内容及要求 | 第52-53页 |
·监测的方法与要求 | 第53-56页 |
·主要监测设施 | 第53-54页 |
·仪器埋设要求 | 第54页 |
·观测方法与精度 | 第54-56页 |
·沉降观测评估分析 | 第56-68页 |
·地基沉降理论 | 第56页 |
·评估数学模型 | 第56-57页 |
·路基评估资料和判定标准 | 第57-58页 |
·预测及评估方法 | 第58-59页 |
·沉降资料分析 | 第59-64页 |
·数值模拟分析DK175+266断面沉降 | 第64-66页 |
·观测中存在的问题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5 沉降控制理论及处置措施研究 | 第70-82页 |
·沉降控制方法选择的原则 | 第70-72页 |
·控制理论 | 第72-74页 |
·强夯法的研究 | 第74-78页 |
·强夯法适用范围 | 第74-75页 |
·最佳夯击能的确定 | 第75页 |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确定 | 第75-78页 |
·强夯加固范围的研究 | 第78页 |
·强夯和塑料排水板法的联合应用 | 第78-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9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