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贪污贿赂罪论文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9页
第一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客观方面司法认定第9-17页
   ·利用影响力的行为之界定第9-11页
   ·“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之界定第11-15页
     ·学界对于“不正当利益”的观点第11-12页
     ·对“不正当利益”的界定第12-14页
     ·对于“谋取”的理解第14-15页
   ·对“索取”的理解第15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与其他受贿行为的区分第15-17页
第二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的司法认定第17-22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概述第17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的司法认定第17-22页
     ·“近亲属”的认定第17-18页
     ·“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的认定第18-19页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认定第19-20页
     ·本罪主体能否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第20-22页
第三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观方面的司法认定第22-25页
   ·本罪的故意的认定第22-23页
     ·本罪的认识因素第22-23页
     ·本罪的意志因素第23页
   ·本罪主体犯罪故意的表现形式第23-25页
第四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停止形态第25-30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未遂第25-27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第25-26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未遂的司法认定第26-27页
     ·本罪犯罪未遂的处罚第27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中止第27-30页
     ·未实行终了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中止认定第27-28页
     ·实行终了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中止认定第28-29页
     ·本罪中止的认定标准第29页
     ·本罪犯罪中止的处罚第29-30页
第五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共犯形态第30-34页
   ·本罪主体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共犯的认定第30-32页
   ·本罪主体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的共犯的认定第32-34页
第六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罪数形态第34-36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区分罪数的意义第34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区分罪数的标准第34-36页
结束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8-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规范独家专卖的反垄断法研究
下一篇:违约金调整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