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致谢 | 第9-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7页 |
·氯酚的物化性质及环境危害 | 第17-18页 |
·氯酚的去除方法 | 第18-20页 |
·铜绿假单胞菌简介 | 第20页 |
·难降解有机物生物处理中的共代谢作用 | 第20-22页 |
·共代谢的类型 | 第21页 |
·共代谢的作用机理 | 第21页 |
·微生物共代谢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共代谢条件下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研究的必要性 | 第22页 |
·氯酚类物质降解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物化条件下氯酚的降解途径 | 第22-23页 |
·好氧条件下氯酚的降解途径 | 第23-24页 |
·厌氧条件下氯酚的降解途径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铜绿假单胞菌TBPY 共代谢降解4-CP 特性研究 | 第27-39页 |
·引言 | 第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检测方法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对氯苯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32页 |
·驯化前铜绿假单胞菌 TBPY 降解对氯苯酚能力初探 | 第32-33页 |
·菌株驯化对 TBPY 降解对氯苯酚的影响 | 第33页 |
·TBPY 耐受对氯苯酚的能力 | 第33-34页 |
·铜绿假单胞菌TBPY 共代谢降解对氯苯酚的工艺条件优化 | 第34-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TBPY 共代谢降解对氯苯酚途径研究 | 第39-48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开环酶活性测定结果 | 第41-42页 |
·对氯苯酚降解产物的紫外-可见分析 | 第42页 |
·HPLC 跟踪检测对氯苯酚降解过程 | 第42-45页 |
·LC-MS 分析对氯苯酚降解中间产物 | 第45-46页 |
·降解前后样品的COD 值测定结果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铜绿假单胞菌TBPY 降解对氯苯酚过程中回复机理的探讨 | 第48-55页 |
·前言 | 第48-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菌体内外对氯苯酚浓度的变化 | 第51页 |
·回复期时菌体的吸附特性 | 第51-52页 |
·回复期与TBPY 酶活性的相关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TBPY 降解对氯苯酚过程中生长行为研究 | 第55-65页 |
·引言 | 第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红外扫描鉴定球状物成分 | 第57-58页 |
·菌球降解对氯苯酚能力研究 | 第58-59页 |
·驯化前后的铜绿假单胞菌TBPY 形态 | 第59页 |
·驯化后TBPY 在对氯苯酚浓度为25mg/l 时聚集过程 | 第59-60页 |
·驯化后TBPY 在对氯苯酚浓度为75mg/l 时聚集过程 | 第60-61页 |
·菌球表面形态 | 第61-62页 |
·驯化后TBPY 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铜绿假单胞菌TBPY 共代谢降解2,4-二氯酚和2,4,6-三氯苯酚的能力研究 | 第65-74页 |
·引言 | 第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8页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检测方法 | 第66-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2页 |
·2,4-二氯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8-69页 |
·2,4,6-三氯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9-70页 |
·TBPY 耐受2,4-二氯酚能力考察 | 第70-71页 |
·TBPY 降解2,4-二氯酚的能力 | 第71页 |
·TBPY 耐受2,4,6-三氯酚的能力 | 第71-72页 |
·TBPY 降解2,4,6-三氯酚的能力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