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

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0页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8页
 (二) 研究内容与结构第8页
 (三) 研究方法与特点第8-10页
第一章 金融监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0-15页
 (一) 金融监管的含义、对象和方法第10-11页
  1. 金融监管的含义第10页
  2. 金融监管的对象第10页
  3. 金融监管的方法第10-11页
 (二) 金融监管的目标第11-13页
  1. 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第11-12页
  2. 保护信息劣势一方的合法利益第12-13页
 (三) 相关理论基础第13-15页
  1. 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第13-14页
  2. 集团利益论:政府掠夺理论和特殊利益理论第14-15页
第二章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特征第15-22页
 (一)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发展历程第15-18页
 (二)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基本框架及主要特征第18-22页
  1. 分业监管体制贯穿始终第18-19页
  2. 双线多头监管,易引发监管套利第19页
  3. 规则导向监管第19-20页
  4. 自由化思想在监管中的体现第20-21页
  5. 消费者保护的传统第21-22页
第三章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提出的背景第22-30页
 (一) 监管空白和监管放松:政府失灵第22-29页
  1. 次级贷款公司第22-23页
  2. 信用评级机构第23-24页
  3. 系统性风险第24页
  4. 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第24-25页
  5. 信用违约掉期第25-29页
 (二) 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仍然不足第29-30页
第四章 2009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评析第30-43页
 (一) 《金融监管改革——新的基础》主要内容第30-35页
  1. 健全金融机构监管第30-32页
  2. 建立对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第32-33页
  3. 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免受金融欺诈第33-34页
  4. 为政府提供应对危机的工具第34页
  5. 提升国际监管标准并加强国际合作第34-35页
 (二) 监管理念的五大转变第35-40页
  1. 通过建立系统监管者,向集中监管体制过渡第35-36页
  2. 更加强调审慎监管第36-37页
  3. 调控手腕更加灵活第37-38页
  4. 培养保护消费者的监管文化第38-39页
  5. 加强国际协作第39-40页
 (三) 改革方案的不足之处第40-43页
  1. 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改革不彻底第40-41页
  2.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等监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第41-42页
  3. 政府失灵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第42-43页
第五章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对中国的启示第43-49页
 (一)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概况第43-44页
 (二)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对中国的启示第44-49页
  1. 强化监管机构交流平台第44-45页
  2. 应尽快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立法及监管主体第45-46页
  3. 重视消费者及投资者保护第46-47页
  4. 积极参与国际监管交流协作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一、参考书目第51页
 二、参考文章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公的年金制度における诸问题点に关する考察
下一篇:东亚外汇储备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