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39页 |
·光网络的发展方向 | 第10-12页 |
·业务模型 | 第12-13页 |
·服务质量 | 第13-15页 |
·光网络生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5-33页 |
·光网络生存技术的概述 | 第15-17页 |
·共享路径保护 | 第17-23页 |
·可生存光网络的资源优化 | 第23-26页 |
·可生存光网络的服筹质量 | 第26-30页 |
·两层骨干网的生存技术 | 第30-32页 |
·透明光网络的故障定位技术 | 第32-33页 |
·光突发交换网络静态路由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33-35页 |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35-36页 |
·论文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36-39页 |
第2章 恢复时间区分光网络中的资源优化服务供给机制 | 第39-5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9-40页 |
·资源优化供给机制 | 第40-41页 |
·静态业务卜的数学建模 | 第41-44页 |
·符号 | 第42-43页 |
·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 第43-44页 |
·动态业务卜的资源优化服务供给 | 第44-46页 |
·数值结果 | 第46-50页 |
·静态业务 | 第46-47页 |
·动态业务 | 第47-50页 |
·双链路故障的讨论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备用路径再优化在网络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 第53-67页 |
·预约业务下的资源优化 | 第53-5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3-54页 |
·数学建模 | 第54-57页 |
·数值结果 | 第57-58页 |
·半动态业务下的阻塞率区分传送服务 | 第58-6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8-59页 |
3 2 2 光路供给模型 | 第59页 |
·数学建模 | 第59-63页 |
·数值结果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4章 备用路径再指配网络的连接可用率评估 | 第67-9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7-68页 |
·启动故障驱动的备用路径再指配 | 第68-79页 |
·网络模型与战障模型 | 第68-71页 |
·备用路径激活规划及启动故障驱动的再指配 | 第71-76页 |
·故障离去时的网络操作 | 第76-79页 |
·任意故障及修复事件驱动的备用路径再指配(非返回连接运作模式) | 第79-83页 |
·网络模型 | 第79-80页 |
·故障到来时的网络操作 | 第80-83页 |
·故障离去时的网络操作 | 第83页 |
·数值结果 | 第83-89页 |
·启动故障驱动的备用路径再指配 | 第83-86页 |
·任意故障及修复事件驱动的备用路径再指配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5章 IP over透明光网络中最大化物理层故障定位潜能的生存映射 | 第91-10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92页 |
·数学建模 | 第92-96页 |
·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一(ILP-A) | 第92-94页 |
·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二(ILP-B) | 第94-96页 |
·数值结果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5页 |
第6章 多等级光突发交换网络的等级感知路由 | 第105-1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5-106页 |
·数学建模 | 第106-110页 |
·符号 | 第106-107页 |
·优化模型 | 第107-110页 |
·连续最小增量路由 | 第110-112页 |
·数值结果 | 第112-118页 |
·规划方法 | 第112-115页 |
·启发式算法 | 第115-118页 |
·规划方法与启发式算法的比较 | 第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7章 总结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1-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