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桉论文

闽东南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机制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8页
第一章 国内外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研究现状第18-32页
 1 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现状第19-23页
   ·桉树人工林对地力影响研究现状第19-21页
   ·桉树人工林对林下植被影响研究现状第21-22页
   ·桉树人工林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现状第22-23页
 2 桉树与生态效应密切相关的主要培育技术研究现状第23-28页
   ·造林密度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23-24页
   ·树体营养与施肥技术研究现状第24-27页
   ·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状况及管理技术研究进展第27-28页
 3 存在问题第28-30页
   ·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生态问题第28-29页
   ·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问题第29页
   ·施肥不够科学合理第29页
   ·林地养分资源的高效管理利用较薄弱第29-30页
 4 本研究方向及意义第30-32页
第二章 林地清理方式的生态效应研究第32-37页
 1 研究区概况第32页
 2 研究方法第32-34页
   ·试验设计第32-33页
   ·调查方法第33页
   ·内业分析第33-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林分生长和植被的影响第34-35页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第35-36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6-37页
第三章 整地方式与造林密度的生态效应研究第37-54页
 1 试验地概况第37-3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供试材料第38页
   ·试验设计与造林第38页
   ·调查与分析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54页
   ·造林密度与整地互作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第39-42页
   ·整地挖穴规格与造林密度互作对林分抗风性的影响第42-44页
   ·不同整地规格与造林密度互作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第44-49页
   ·不同整地规格与造林密度互作的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效应第49-51页
   ·不同整地规格与造林密度互作对林下植被的影响第51-52页
   ·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第四章 土壤肥力变化动态与养分资源管理技术研究第54-86页
 1 立地环境因子与桉树丰产的相关性研究第54-59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生长性状与立地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第56-58页
   ·小结与讨论第58-59页
 2 桉树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研究第59-65页
   ·材料与方法第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4页
     ·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第59-61页
     ·林分营养元素的存留量第61-62页
     ·林分营养元素的归还第62-63页
     ·林分养分的生物循环第63-64页
   ·结论与讨论第64-65页
 3 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动态变化第65-67页
   ·材料与方法第65-66页
   ·结果与分析第66-67页
 4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与评价第67-72页
   ·材料与方法第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72页
 5 营养诊断及养分补偿机制研究第72-78页
   ·材料与方法第72-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78页
     ·适宜养分浓度的划分第74页
     ·叶生物量与生长量间的回归方程第74-75页
     ·肥料利用率(叶对某一肥料养分的利用率)的确定第75-76页
     ·配方施肥量的估算第76-78页
 6 养分补偿效应第78-86页
   ·试验地概况第78-79页
   ·养分补偿试验设计第79页
   ·结果与分析第79-84页
     ·不同养分补偿组合处理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第79-82页
     ·养分补偿对林地土壤肥力的贡献第82-84页
     ·养分补偿对桉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效应第84页
   ·结论与讨论第84-86页
第五章 桉树人工林抚育施肥的生态效应研究第86-98页
 1 试验区概况第86页
 2 研究方法第86-87页
   ·调查方法第86-87页
   ·数据分析和实验方法第8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87-97页
   ·抚育施肥对林下植被的影响第87-94页
     ·各样地植被基本情况第87-89页
     ·各样地灌木层植被概况第89-91页
     ·各样地草本层植被概况第91-93页
     ·各样地层间层植被概况第93-94页
   ·抚育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94-97页
     ·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94-96页
     ·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第96-97页
 4 小结与讨论第97-98页
第六章 桉树人工林间伐的生态效应研究第98-103页
 1 试验地概况第98页
   ·研究方法第98页
   ·试验设计第98页
 2 调查计算第98-9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99-102页
   ·不同保留密度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第99页
   ·不同保留密度林地土壤肥力状况第99-100页
   ·不同保留密度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第100-102页
 4 结论与讨论第102-103页
第七章 桉树混交林的生态效应研究第103-112页
 1 材料第103-104页
 2 研究方法第104-105页
   ·林分生长调查第104页
   ·土壤肥力测定第104-105页
   ·林下植被调查第10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05-110页
   ·不同类型混交林生长情况第105-107页
   ·混交林改良土壤效应第107-109页
   ·桉树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第109-110页
 4 结论与讨论第110-112页
结语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附:作者业务工作简历及历年发表的相关论文目录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
下一篇:野生香蕉(Musa spp., AB group)抗寒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