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导论第9-14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背景第9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0-11页
     ·研究思路第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分析框架第11页
   ·研究的假设与假说第11-12页
   ·研究的内容第12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2-14页
2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评述第14-23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4页
   ·国外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派和理论模型第14-17页
     ·宏观角度第15-16页
     ·微观角度第16-17页
     ·国外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第17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7-22页
     ·经济因素第17-19页
     ·制度因素第19页
     ·劳动力自身因素第19-21页
     ·国内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制约因素第23-28页
   ·河南省概况第23页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第23-26页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23-24页
     ·平均非农从业时间提高第24页
     ·农村劳动力以跨区域流动为主第24-25页
     ·农村劳动力多以自发流动为主第25页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增多第25-26页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第26-27页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多,劳动力素质偏低第26页
     ·河南省县域经济水平低第26页
     ·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和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第26-27页
     ·农村就业技能培训落后和就业指导与帮扶的不足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28-43页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第28-35页
     ·指标体系的设定第28-30页
     ·制度变迁因素的计算第30-32页
     ·转移源头分析第32-34页
     ·各因素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影响程度分析第34-35页
   ·基于微观层次的劳动力特征分析:来自开封县的调查数据第35-42页
     ·劳动力样本的性别特征与其就业方式第35-36页
     ·劳动力样本的年龄特征第36-38页
     ·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第38-39页
     ·样本中劳动力的培训情况第39-40页
     ·非农从业人员从业方式以及相关特征分析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加快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第43-48页
   ·增加农民收入第43-44页
   ·发展本地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第44-45页
     ·加大对第三产业投资第44页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44页
     ·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变革第44-45页
   ·突出政府部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第45-46页
     ·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在就业帮扶中的作用第45页
     ·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创造有利条件第45-46页
   ·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第46页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第46页
     ·加强职业培训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表第50-54页
 附表 1 河南省劳动力转移源头分析数据第50-51页
 附表 2 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汇总表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变化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