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和μCLinux平台的远程网关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 ·论文构成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ARM 和μCLinux 概况 | 第12-29页 |
| ·ARM 概述 | 第12-14页 |
| ·ARM 处理器特点 | 第12-13页 |
| ·S3C4480X 简介 | 第13-14页 |
| ·嵌入式μCLinux 操作系统简介 | 第14-21页 |
| ·μCLinux 内核源文件 | 第16-17页 |
| ·μCLinux 内存管理 | 第17-19页 |
| ·μCLinux 的内核加载方式 | 第19页 |
| ·μCLinux 文件系统 | 第19-20页 |
| ·μCLinux 的多进程处理 | 第20页 |
| ·μCLinux 的应用程序库 | 第20页 |
| ·μCLinux 的实时性 | 第20-21页 |
| ·μCLinux 可执行文件格式 | 第21页 |
| ·U-Boot 简介 | 第21-24页 |
| ·U-Boot 的优点 | 第22-23页 |
| ·U-Boot 主要目录结构 | 第23页 |
| ·U-Boot 支持的主要功能 | 第23-24页 |
| ·GSM 简介 | 第24-29页 |
| ·AT 指令 | 第25-26页 |
| ·短消息的PDU 编码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第29-36页 |
| ·硬件系统结构 | 第29页 |
| ·芯片选择 | 第29页 |
| ·MCU 电路设计 | 第29-36页 |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0页 |
|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 ·语音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 ·键盘电路设计 | 第33页 |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 ·MCU 整体设计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软件系统构建 | 第36-47页 |
| ·建立μCLinux 开发环境 | 第36-37页 |
|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 | 第37-38页 |
| ·Bootloader 的移植 | 第38-43页 |
| ·Bootloader 的启动 | 第38-40页 |
| ·U-Boot 的移植 | 第40-43页 |
| ·μCLinux 的移植 | 第43-47页 |
| ·μCLinux 内核组成 | 第43-44页 |
| ·移植概述 | 第44-45页 |
| ·μCLinux 内核配置及编译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 第47-58页 |
| ·LCD 驱动程序 | 第49-51页 |
| ·语音模块驱动程序 | 第51-53页 |
| ·键盘驱动程序 | 第53-54页 |
| ·GPIO 驱动程序 | 第54-56页 |
| ·中断的处理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应用程序的加载及其功能 | 第58-65页 |
| ·应用程序的加载 | 第58-59页 |
| ·应用程序的功能 | 第59-65页 |
| ·主程序 | 第59-61页 |
| ·液晶主菜单查询子程序 | 第61页 |
| ·jennic 接收线程 | 第61-63页 |
| ·语音录放音子程序 | 第63-64页 |
| ·GSM 模块程序 | 第64-65页 |
| 第七章 系统调试 | 第65-67页 |
| ·LCD 驱动程序调试 | 第65页 |
| ·语音模块驱动程序调试 | 第65页 |
| ·键盘驱动程序调试 | 第65页 |
| ·按键中断调试 | 第65-66页 |
| ·GSM 模块调试 | 第66页 |
| ·jennic 模块调试 | 第66页 |
| ·系统联调 | 第66-67页 |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67-68页 |
|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及创新点 | 第67页 |
| ·尚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