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一) 金融生态理论 | 第12-13页 |
(二) 银行信贷资产业务管理理论 | 第13页 |
四、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3-15页 |
(一) 国外农户联保贷款相关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农户联保贷款相关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评 | 第15页 |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第15-17页 |
(一)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的运行机理及其优势 | 第17-28页 |
一、农户联保贷款的内涵阐述 | 第17-19页 |
二、农户联保贷款的运行机理分析 | 第19-23页 |
三、农户联保贷款的技术优势分析 | 第23-26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实施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28-54页 |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推行中取得的成效 | 第28-30页 |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推行中出现的问题 | 第30-39页 |
(一) 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二) 信贷风险方面的问题 | 第31-34页 |
(三) 产品营销方面的问题 | 第34-39页 |
(四) 法律清收方面的问题 | 第39页 |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实施中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9-53页 |
(一) 外部原因分析 | 第39-48页 |
1、利率管制不当 | 第39-42页 |
2、农业保险滞后 | 第42-44页 |
3、个人征信缺位 | 第44-45页 |
4、法律清收不力 | 第45-46页 |
5、农业行情起伏 | 第46-48页 |
(二) 内部原因分析 | 第48-53页 |
1、市场营销管理滞后 | 第48-49页 |
2、信贷风险管理滞后 | 第49-51页 |
3、人力资源管理滞后 | 第51-53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实施农户联保贷款的国内外成功经验及借鉴 | 第54-61页 |
一、孟加拉乡村银行经验及借鉴 | 第54-55页 |
二、哈尔滨商业银行经验及借鉴 | 第55-59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对策及建议 | 第61-77页 |
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扶持措施 | 第61-70页 |
(一) 适度放松利率管制 | 第61页 |
(二) 重构农业保险体系 | 第61-63页 |
(三) 搞好个人征信建设 | 第63-65页 |
(四) 加大法律执行力度 | 第65-67页 |
(五) 推进农产品期货交易 | 第67-70页 |
二、农村信用社方面应采取的优化措施 | 第70-75页 |
(一) 市场营销管理优化 | 第70-71页 |
(二) 信贷风险管理优化 | 第71-73页 |
(三)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 第73-75页 |
三、社会其他方面可以采取的辅助措施 | 第75-76页 |
(一) 贷款担保方面予以辅助 | 第75-76页 |
(二) 信用调查方面予以辅助 | 第76页 |
(三) 其他金融服务方面予以辅助 | 第76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