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中的速率自适应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符号表(缩略语)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第9-13页 |
·理想情况下传输速率选择的意义 | 第10-13页 |
·实际情况传输速率选择的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5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15-16页 |
第二章 IEEE802.11 协议背景知识 | 第16-23页 |
·物理层 | 第16-17页 |
·媒体接入层 | 第17-23页 |
·IEEE802.11 CSMA/CA 机制 | 第17-21页 |
·IEEE802.11 RTS/CTS 机制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相关工作 | 第23-32页 |
·以统计为基础的速率自适应算法 | 第23-27页 |
·对连续传输的数据帧丢失状况进行统计 | 第23-25页 |
·统计一段时间间隔内数据帧丢失状况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页 |
·以SNR 为依据选择速率的速率自适应算法 | 第27-29页 |
·把接收端获得的SNR 反馈给发送端 | 第27-28页 |
·在发射端直接获得SNR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基于统计和SNR 的综合性算法 | 第29-32页 |
·算法介绍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Adaptive-ACRA 算法介绍 | 第32-38页 |
·算法介绍 | 第32-36页 |
·设计思想 | 第32-34页 |
·工作原理 | 第34-36页 |
·实现方法 | 第36-38页 |
第五章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自由空间信道模型下的性能评估 | 第38-43页 |
·无碰撞存在 | 第38-40页 |
·有碰撞存在 | 第40-43页 |
·时变信道模型下的性能评估 | 第43-4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9页 |
·总结 | 第46-47页 |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1 | 第53-56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