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结构与特点 | 第10-12页 |
·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国内外研究和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磁场方向控制方法 | 第16-19页 |
·转子磁场定向控制方法 | 第16页 |
·定子磁场定向控制方法 | 第16-17页 |
·气隙磁场定向控制方法 | 第17页 |
·三种磁场定向控制方法比较 | 第17-19页 |
·坐标变换理论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19-28页 |
·坐标变换理论 | 第19-23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23-28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 第28-29页 |
·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原理 | 第28页 |
·基于SVPWM 的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结构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硬件平台 | 第30-41页 |
·硬件电路总体框图 | 第30页 |
·主电路 | 第30-32页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32-40页 |
·TMS320F2812 核心控制芯片 | 第32-33页 |
·IGBT 驱动电路 | 第33页 |
·霍尔电流采样电路 | 第33-34页 |
·码盘信号检测 | 第34-36页 |
·故障保护电路 | 第36-39页 |
·CPLD 逻辑电路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1-51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1-43页 |
·DSP 数值定点处理 | 第41-42页 |
·电机参数标幺化 | 第42-43页 |
·控制系统的软件总体结构实现 | 第43-48页 |
·软件主程序 | 第43-45页 |
·中断程序设计 | 第45-48页 |
·同步电机转子位置初始化 | 第48-51页 |
·初始位置检测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转子位置初始化的方法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系统建模设计与仿真研究 | 第51-68页 |
·伺服系统电流环设计与研究 | 第51-56页 |
·电流环调节器参数设计与模型仿真 | 第53-55页 |
·电流环调节稳定性分析 | 第55-56页 |
·伺服系统速度环设计与研究 | 第56-63页 |
·速度环调节器参数设计与模型仿真 | 第58-60页 |
·速度环调节稳定性分析 | 第60-63页 |
·伺服系统位置环设计与研究 | 第63-67页 |
·位置环调节器参数设计与模型仿真 | 第64-67页 |
·位置环调节稳定性分析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系统实验与分析 | 第68-75页 |
·电机铭牌参数 | 第68页 |
·转子位置初始化 | 第68-69页 |
·系统调试 | 第69-72页 |
·系统开环调试 | 第69-70页 |
·电流环调节 | 第70-71页 |
·速度环和位置环调节分析 | 第71-72页 |
·系统分析与总结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