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综述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1 布鲁氏菌的致病性 | 第14-15页 |
2 布鲁氏菌的病原学研究 | 第15页 |
3 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的研究 | 第15-16页 |
4 布鲁氏菌的胞内寄生机制 | 第16-20页 |
·布鲁氏菌对宿主细胞的侵袭 | 第17页 |
·布鲁氏菌相关毒力因子 | 第17-19页 |
·布鲁氏菌胞内运输及复制 | 第19-20页 |
5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免疫 | 第20-22页 |
·天然免疫 | 第20-21页 |
·获得性免疫 | 第21-22页 |
第二章 B.ovis 019株Ⅳ型分泌系统蛋白与巨噬细胞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第22-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材料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方法 | 第23-25页 |
2 结果 | 第25-26页 |
·诱饵质粒和捕获质粒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25页 |
·Bait蛋白与prey蛋白相互作用的免疫共沉淀结果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8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探讨 | 第26-27页 |
·Ⅳ型分泌系统蛋白和巨噬细胞蛋白互作的研究 | 第27-28页 |
第三章 FTH1在B.ovis 019株侵染RAW264.7巨噬细胞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第28-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7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7页 |
2 结果 | 第37-51页 |
·巨噬细胞总RNA | 第37-38页 |
·FTH1基因全长的获得 | 第38页 |
·实时定量PCR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38-39页 |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制作 | 第39-43页 |
·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SIREN-siRNA的构建 | 第43-45页 |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AW264.7巨噬细胞转染效果 | 第45-46页 |
·pSIREN-siRNA质粒干扰效果检测 | 第46页 |
·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侵染RAW264.7巨噬细胞后总RNA的提取 | 第46-47页 |
·检测16S rRNA、凋亡相关基因在布鲁氏菌侵染干扰后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的表达量 | 第47页 |
·用电镜观察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侵染RAW264.7巨噬细胞的细胞形态 | 第47-49页 |
·应用ELISA方法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量 | 第49-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RNA干扰的探讨 | 第51-52页 |
·FTH1的功能分析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页 |
创新点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