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9-12页 |
·表面等离激元学简介 | 第9-10页 |
·表面等离激元的光镊实验 | 第10-11页 |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 第11页 |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计算机芯片 | 第11-12页 |
·表面等离激元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表面等离激元的基本物理性质 | 第14-26页 |
·金属在光频区域的特性 | 第14-17页 |
·金属复介电函数的引入 | 第14-15页 |
·金属复介电函数的初等电子理论解释 | 第15-17页 |
·表面等离激元存在条件及色散关系 | 第17-21页 |
·表面等离激元的存在条件 | 第17-20页 |
·表面等离激元的色散关系 | 第20-21页 |
·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 | 第21-23页 |
·波矢匹配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棱镜耦合激发方式 | 第21-23页 |
·表面等离激元场在半无限大交界面的分布 | 第23-25页 |
·电磁场的解析解形式 | 第23页 |
·电磁场分布及分析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金属薄膜-单探针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场数值模拟 | 第26-38页 |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的数值模拟 | 第26-34页 |
·FDTD 差分递推方程 | 第26-30页 |
·FDTD 吸收边界条件 | 第30-33页 |
·FDTD 吸收边界层参数设置 | 第33-34页 |
·金属薄膜-微结构的参数设置 | 第34-35页 |
·表面等离激元场对于金属薄膜-单探针结构的敏感性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金属光栅-探针阵列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场分布特性 | 第38-52页 |
·光栅型金属结构的近场分布及分析 | 第38-41页 |
·探针型金属结构对近场分布的影响 | 第41-44页 |
·锯齿型金属结构的近场分布及分析 | 第44-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