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2 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一般理论 | 第13-21页 |
·非上市公众公司界定 | 第13-14页 |
·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资合性与公众性 | 第14-15页 |
·公司契约的不完全性 | 第15-17页 |
·安全、效率和公平价值的协调统一 | 第17页 |
·完善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17-21页 |
·优化公司治理 | 第17-18页 |
·保护少数派股东权益 | 第18页 |
·丰富资本市场体系 | 第18-19页 |
·鼓励创业投资 | 第19-20页 |
·解决融资困境 | 第20-21页 |
3 国外及港台现有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分析 | 第21-29页 |
·指令驱动的经纪商交易制度 | 第21-22页 |
·经纪商制度概述 | 第21页 |
·香港创业板市场制度 | 第21-22页 |
·日本MATHERS市场制度 | 第22页 |
·报价驱动的做市商交易制度 | 第22-25页 |
·做市商制度概述 | 第22-23页 |
·美国NASDAQ、OTCBB与粉红单市场制度 | 第23-24页 |
·台湾柜台买卖市场、兴柜市场制度 | 第24-25页 |
·两种交易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5-29页 |
·经纪商制度的优势 | 第25-26页 |
·做市商制度的优势 | 第26-27页 |
·对两种交易制度的借鉴与吸收 | 第27-29页 |
4 我国大陆地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经验 | 第29-35页 |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历史尝试 | 第29页 |
·证券公司代办交易制度 | 第29-30页 |
·产权交易所交易制度 | 第30-31页 |
·两种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1-35页 |
·产权交易所交易的优势与局限 | 第31-32页 |
·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的优势与局限 | 第32-33页 |
·两种制度的对接 | 第33-35页 |
5 我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市场制度的完善 | 第35-43页 |
·市场制度完善的原则 | 第35页 |
·流动性优先原则 | 第35页 |
·效益性与安全性并重原则 | 第35页 |
·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市场主体制度完善 | 第35-37页 |
·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市场准入制度完善 | 第37-38页 |
·明确挂牌交易标准 | 第37-38页 |
·设立终身保荐人制度 | 第38页 |
·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的基本运作制度完善 | 第38-40页 |
·转板及退市制度的完善 | 第40-43页 |
6 我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43-49页 |
·监管制度完善的原则 | 第43-44页 |
·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原则 | 第43页 |
·保持私密性原则 | 第43-44页 |
·国家监管与自律管理结合原则 | 第44页 |
·奖优惩劣原则 | 第44页 |
·监管与自律主体职能的完善 | 第44-46页 |
·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第46-47页 |
·对经纪商和做市商的监管 | 第47-49页 |
7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