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行政成本问题分析及其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9-22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2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40页 |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27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2-23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3-24页 |
·制度的供求与均衡理论 | 第24-25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5-2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页 |
·新制度经济学应用于行政成本研究的可行性 | 第27-31页 |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适用于公共行政问题研究 | 第27-28页 |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公共行政学研究 | 第28-30页 |
·行政制度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0页 |
·行政制度与行政成本的必然联系 | 第30-31页 |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假设 | 第31-39页 |
·制度、政治制度与行政制度 | 第31-33页 |
·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 | 第33-34页 |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行政成本的概念 | 第34-35页 |
·行政成本的特征及分类 | 第35-38页 |
·课题研究的基本假设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我国行政成本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40-53页 |
·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年际纵向比较 | 第40-46页 |
·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的总量统计及变化趋势 | 第40-42页 |
·我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的变化趋势 | 第42-45页 |
·我国行政管理费与财政总支出绝对增长的比较 | 第45-46页 |
·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国际横向比较 | 第46-49页 |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年增长率的国际比较 | 第47-48页 |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国际比较 | 第48-49页 |
·预算外支出中行政成本的相关说明 | 第49-50页 |
·我国行政成本及其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0-52页 |
·我国行政成本总量过高 | 第50-51页 |
·我国行政成本增速过快 | 第51页 |
·我国行政成本控制不利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我国行政成本问题根源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53-81页 |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行政成本影响因素 | 第53-65页 |
·制度内行政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7页 |
·制度外行政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2页 |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行政成本分析 | 第62-64页 |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对行政成本的影响 | 第64-65页 |
·行政成本的制度均衡分析 | 第65-69页 |
·制度的需求、供给与均衡 | 第65-67页 |
·制度均衡状态下的行政成本分析 | 第67-68页 |
·制度非均衡状态下的行政成本分析 | 第68-69页 |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行政成本数学模型 | 第69-73页 |
·行政成本数学模型的构建 | 第69-70页 |
·行政成本数学模型的分段阐释 | 第70-71页 |
·模型中非量化部分的进一步解释 | 第71-73页 |
·我国行政成本及其控制问题的根源 | 第73-80页 |
·制度设计缺陷 | 第73-75页 |
·制度运转不畅 | 第75-77页 |
·制度变迁失范 | 第77-78页 |
·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我国行政成本与控制问题解决方案 | 第81-97页 |
·我国行政成本控制的价值取向 | 第81-84页 |
·宪政实施框架下的制度均衡 | 第81-82页 |
·有限政府与责任政府的统一 | 第82-84页 |
·我国行政成本控制的目标选择 | 第84-87页 |
·适量行政成本 | 第84-85页 |
·提高政府效率 | 第85页 |
·保障公民权益 | 第85-86页 |
·重塑行政文化 | 第86-87页 |
·有效控制行政成本的方法途径 | 第87-95页 |
·完善制度设计 | 第87-92页 |
·保障制度运行 | 第92-94页 |
·规范制度变迁 | 第94页 |
·引导行政文化良性发展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