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稻米品质概述 | 第11-12页 |
·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第12页 |
·稻米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 | 第12-13页 |
·稻米品质性状的经典数量遗传研究 | 第13页 |
·稻米外观品质的遗传 | 第13-14页 |
·粒型的遗传 | 第13-14页 |
·垩白的遗传 | 第14页 |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遗传 | 第14-15页 |
·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的遗传 | 第14页 |
·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的遗传 | 第14-15页 |
·胶稠度(gel consistency,GC)的遗传 | 第15页 |
·数量性状和分子标记 | 第15-17页 |
·数量性状 | 第15-16页 |
·分子标记 | 第16-17页 |
·遗传群体和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 | 第17-18页 |
·遗传群体 | 第17-18页 |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 | 第18页 |
·QTL作图和QTL定位 | 第18-20页 |
·QTL作图 | 第18-19页 |
·连锁作图&关联作图 | 第19-20页 |
·QTL定位统计方法 | 第20页 |
2. 稻米外观品质及蒸煮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第20-36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群体 | 第21页 |
·田间试验和性状考察 | 第21-22页 |
·粒型的测定 | 第22页 |
·垩白率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NY147-88) | 第22页 |
·直链淀粉含量的改进简化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NY147-88) | 第22-23页 |
·糊化温度(碱消值)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 第23页 |
·DNA抽提 | 第23页 |
·分子标记 | 第23页 |
·SSR分析 | 第23-24页 |
·遗传图谱构建 | 第24页 |
·QTL分析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4页 |
·亲本和群体的表型变异分析 | 第24-25页 |
·群体各项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第26页 |
·各性状的QTL定位结果 | 第26-34页 |
·2008年各性状定位的QTL | 第26-28页 |
·2009年各性状定位的QTL | 第28-29页 |
·2008年和2009年定位到的QTL比较 | 第29-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4页 |
附录1 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ONA | 第44-45页 |
附录2 5×TBE配方 | 第45-46页 |
附录3 4%PAGE配方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