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40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33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31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31-33页 |
·简要评论 | 第33页 |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33-37页 |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33-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37页 |
·结构安排 | 第37-40页 |
第2章 货币价值、粘性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 | 第40-71页 |
·货币价值的微观基础 | 第40-50页 |
·购物时间、内含货币效用和现金先行约束 | 第40-43页 |
·迭代模型 | 第43-46页 |
·大道模型 | 第46-48页 |
·搜寻模型 | 第48-50页 |
·粘性 | 第50-58页 |
·商品价格和工资粘性 | 第51-53页 |
·信息粘性 | 第53-55页 |
·利率粘性 | 第55-58页 |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 | 第58-71页 |
·基准模型 | 第59-65页 |
·基准模型的若干扩展 | 第65-66页 |
·模型的发展方向 | 第66-71页 |
第3章 内生的投资、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 | 第71-101页 |
·完美金融市场下的厂商投资 | 第72-78页 |
·资本使用者成本 | 第72-73页 |
·调整成本 | 第73-75页 |
·不确定性、不可逆性与等待价值 | 第75-78页 |
·股权结构、委托代理与公司投资 | 第78-82页 |
·模型描述 | 第79页 |
·不存在外部融资的情形 | 第79-81页 |
·存在外部融资的情形 | 第81-82页 |
·预算软约束、双重代理与国有企业投资 | 第82-87页 |
·模型描述 | 第83-84页 |
·模型求解 | 第84-87页 |
·简要结论 | 第87页 |
·资本专用性、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 | 第87-101页 |
·理论模型 | 第87-92页 |
·稳态均衡 | 第92页 |
·线性近似 | 第92-94页 |
·模型校准 | 第94-95页 |
·数值模拟 | 第95-98页 |
·对模拟结果的简要分析 | 第98-101页 |
第4章 企业融资与金融加速器 | 第101-139页 |
·不对称信息下的企业融资 | 第101-110页 |
·模型描述 | 第101-102页 |
·金融中介与关系型融资 | 第102-106页 |
·破产成本与债券融资 | 第106-108页 |
·信息稀释成本与股权融资 | 第108-110页 |
·救助投机、声誉约束与国有企业股权融资 | 第110-123页 |
·救助投机、不良贷款与国企信贷融资的不可维持性 | 第111-117页 |
·重复博弈、声誉约束与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不可能性 | 第117-118页 |
·红利承诺、混同均衡与国有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 | 第118-123页 |
·引入预算软约束的金融加速器模型 | 第123-139页 |
·理论模型 | 第123-129页 |
·稳态均衡 | 第129-130页 |
·对数线性化 | 第130-132页 |
·模型校准 | 第132-133页 |
·数值模拟 | 第133-135页 |
·对模拟结果的简要分析 | 第135-139页 |
第5章 流动性效应、企业成本与通货膨胀 | 第139-168页 |
·流动性效应与企业成本 | 第139-146页 |
·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效应 | 第139-141页 |
·流动性效应的微观基础:有限参与模型 | 第141-144页 |
·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一个局部均衡模型 | 第144-146页 |
·中国货币政策成本渠道的实证分析 | 第146-158页 |
·基于总量数据的VAR模型实证分析 | 第147-150页 |
·基于企业面板数据的微观计量分析 | 第150-154页 |
·实证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 第154-158页 |
·利率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中国经验 | 第158-168页 |
·利率增广型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 | 第158-159页 |
·中国利率增广型菲利普斯曲线的GMM估计 | 第159-166页 |
·实证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 第166-168页 |
第6章 货币政策与企业进入退出动态 | 第168-199页 |
·产业组织视角下的企业进入退出动态 | 第168-178页 |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随机模型" | 第169-171页 |
·企业进入退出的博弈分析 | 第171-174页 |
·外延型边际 | 第174-178页 |
·资本约束、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创生 | 第178-186页 |
·流动性约束与自我雇佣 | 第178-181页 |
·金融发展与企业家精神 | 第181-184页 |
·银行竞争与企业创生 | 第184-186页 |
·中国货币政策与企业进入退出的实证分析 | 第186-199页 |
·货币政策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证检验 | 第186-189页 |
·货币政策与行业进入退出动态的计量检验 | 第189-194页 |
·实证检验结果的政策含义 | 第194-199页 |
第7章 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中国经济波动 | 第199-231页 |
·经验事实 | 第199-208页 |
·统计性描述 | 第199-202页 |
·二阶矩特征 | 第202-203页 |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203-208页 |
·简要总结 | 第208页 |
·基于二元企业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 | 第208-218页 |
·中间品生产商 | 第208-210页 |
·金融中介部门 | 第210-211页 |
·零售商部门 | 第211-212页 |
·家庭部门 | 第212-213页 |
·政府部门 | 第213页 |
·稳态均衡 | 第213-216页 |
·对数线性化 | 第216-218页 |
·模型校准及数值模拟 | 第218-231页 |
·参数校准 | 第219-221页 |
·数值模拟 | 第221-224页 |
·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比较分析 | 第224-231页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231-236页 |
·主要结论 | 第231-233页 |
·理论层面的结论 | 第231-232页 |
·实证层面的结论 | 第232-233页 |
·政策建议 | 第233-236页 |
·理论层面的建议 | 第233-234页 |
·实践层面的建议 | 第234-236页 |
参考文献 | 第236-254页 |
后记 | 第254-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