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l章 绪论 | 第13-24页 |
·基于性能的抗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基于性能的抗震概念 | 第13页 |
·基于性能的抗震未来的发展目标 | 第13-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行业规范中的发展综述 | 第15-16页 |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综述 | 第16-20页 |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结构动力特征研究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结构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 | 第20-21页 |
·结构动力特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1-2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和内容安排 | 第22-24页 |
第2章 考虑动力响应特征的静力推覆分析研究 | 第24-52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高阶振型响应对水平荷载形式的影响——MPA | 第25-26页 |
·Chopra提出的MPA法 | 第25-26页 |
·FEMA273建议的多模态加载MPA法 | 第26页 |
·结构刚度退化对水平加载模式的影响——自适应加载 | 第26-28页 |
·两种因素的兼顾——多模态自适应水平加载模式 | 第28-31页 |
·方法一:Bracci提出的水平加载模式 | 第28-29页 |
·方法二:杨溥提出的水平加载模式 | 第29页 |
·方法三:Freeman提出的水平加载模式 | 第29-30页 |
·方法四:Lefort提出的水平加载模式 | 第30页 |
·方法五:Valles提出的水平加载模式 | 第30-31页 |
·多模态侧向力SPO的振型耦合研究(基于算例1) | 第31-41页 |
·对自适应SPO侧向力多模态耦合的考虑 | 第32-33页 |
·用CQC法计算自适应侧向力模式耦合的电算流程 | 第33-34页 |
·SPO过程中的结构等效阻尼比变化 | 第34-37页 |
·SPO中的振型滑移分析 | 第37-39页 |
·两种方法的SPO响应结果比较 | 第39-41页 |
·带转换层结构算例分析(算例2) | 第41-51页 |
·算例2介绍 | 第41-43页 |
·两种自适应法的SPO分析结果对比 | 第43-47页 |
·与时程分析结果的比较 | 第47-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IDA在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第52-83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增量动力分析研究综述 | 第53-55页 |
·小样本地震输入时程分析在现行规范中的应用 | 第53-54页 |
·IDA的工程意义和基本原理 | 第54-55页 |
·IDA程序编制 | 第55-61页 |
·IDA存在的计算问题 | 第55-56页 |
·IDA程序编制方法 | 第56-61页 |
·IDA算例分析 | 第61-75页 |
·算例3结构及场地条件介绍 | 第61-62页 |
·地震动信息 | 第62-63页 |
·IDA的步长设置 | 第63-64页 |
·算例2的IDA和SPO曲线对比 | 第64-71页 |
·算例3的IDA和SPO曲线对比 | 第71-75页 |
·IDA差值应用 | 第75-77页 |
·IDA曲线归一化研究 | 第77-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IDA曲线的差异机制和收敛改进研究 | 第83-112页 |
·引言 | 第83页 |
·IDA曲线差异的研究意义 | 第83-84页 |
·地震动特征对结构非线性反应的影响综述 | 第84-87页 |
·传统地震动要素在IDA研究中的局限性 | 第84-85页 |
·地震动非平稳特征对时程分析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85-86页 |
·IDA曲线差异的震源机制影响 | 第86-87页 |
·地震动特征对IDA曲线的影响研究 | 第87-103页 |
·地震记录和结构模型介绍 | 第89-90页 |
·等效弹塑性单质点的IDA曲线差异分析 | 第90-96页 |
·实际结构体系的IDA曲线差异分析方法 | 第96-98页 |
·统一关键损伤指标条件下的结构体系内非线性发展分布 | 第98-102页 |
·IDA曲线离散因素的总结 | 第102-103页 |
·IDA曲线的离散控制研究 | 第103-110页 |
·IM函数对IDA曲线离散的控制作用 | 第104-106页 |
·本文建议的烈度度量函数指标 | 第106-107页 |
·采用不同烈度度量函数算例对比分析 | 第107-110页 |
·小结 | 第110-11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结论 | 第112-114页 |
研究展望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4-126页 |
附录:英文简称解释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