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3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三) 研究评述 | 第24-25页 |
五 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一) 信息技术 | 第25-26页 |
(二) 教育信息化 | 第26页 |
(三)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第26-27页 |
六 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一)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二) 终身学习理论 | 第28页 |
(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第28-29页 |
七 拟创新点 | 第29-30页 |
第一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情况 | 第30-41页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测评 | 第30-35页 |
一 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二 问卷检验 | 第31-35页 |
第二节 问卷处理数据方法 | 第35-36页 |
一 频数分析 | 第35页 |
二 多选题分析 | 第35页 |
三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5页 |
四 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第三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36-41页 |
一 性别 | 第36页 |
二 年龄 | 第36-37页 |
三 教龄 | 第37-39页 |
四 学历 | 第39-40页 |
五 任教科目 | 第40-41页 |
第二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 | 第41-48页 |
一 五个维度现状 | 第41-42页 |
二 基本要求与发展性要求掌握情况 | 第42-43页 |
三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情况 | 第43-48页 |
第三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54页 |
一 教育设备不够完善 | 第48页 |
二 教师培训受限 | 第48-50页 |
三 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 | 第50页 |
四 五个维度发展不均衡 | 第50-51页 |
五 信息技术转变课堂的效果不够明显 | 第51页 |
六 教师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使用不够深入 | 第51-52页 |
七 计算机技术手段落后、单一 | 第52页 |
八 教师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4-63页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第54-56页 |
一 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 第54页 |
二 政府与领导缺乏信息技术意识 | 第54-55页 |
三 信息技术培训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 第55-56页 |
四 缺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审查标准 | 第56页 |
五 网络教育资源匮乏 | 第56页 |
第二节 学校层面 | 第56-58页 |
一 缺乏引导与支持 | 第56-57页 |
二 缺乏信息技术学习与交流平台 | 第57页 |
三 教育平台与资源库的缺乏 | 第57-58页 |
第三节 教师层面 | 第58-63页 |
一 年龄 | 第58-59页 |
二 教龄 | 第59-60页 |
三 教师使用计算机教学的频率 | 第60-61页 |
四 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情况 | 第61页 |
五 教师自主学习意识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 第63-71页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第63-66页 |
一 保证农村教育资金投入 | 第63-64页 |
二 关注教师培训 | 第64-65页 |
三 开拓丰富教学支持软件 | 第65-66页 |
第二节 学校层面 | 第66-68页 |
一 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 | 第66页 |
二 为教师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 第66-67页 |
三 丰富特色教学资源库 | 第67-68页 |
第三节 教师层面 | 第68-71页 |
一 转变教学理念,深入了解信息化教学本质 | 第68-69页 |
二 主动学习,促进发展 | 第69-70页 |
三 多渠道培训,全面提高能力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82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