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四、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7-19页 |
五、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一、人口城镇化 | 第21-22页 |
二、土地城镇化 | 第22页 |
三、协调性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一、诺瑟姆“S ”型曲线理论 | 第23页 |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 第23-24页 |
三、土地人口承载力论 | 第24页 |
四、协调发展理论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人口-土地城镇化多维协调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6-36页 |
第一节 速度协调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水平一致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7-32页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0页 |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0-32页 |
第三节 空间匹配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多维协调性评价指标的划分及类型 | 第33-36页 |
一、速度协调性评价指标分类 | 第33-34页 |
二、水平一致性评价指标分类 | 第34-35页 |
三、空间匹配性评价指标分类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人口-土地城镇化多维协调性分析 | 第36-61页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6页 |
第二节 多维协调性评价 | 第36-59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36页 |
二、基于时间维度的多维协调性评价 | 第36-43页 |
三、基于截面数据的多维协调性评价 | 第43-59页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一、基于时间维度的多维协调性指数测算 | 第59页 |
二、基于截面数据的多维协调性指数测算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人口-土地城镇化多维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 | 第61-65页 |
第一节 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2页 |
一、二元户籍制度 | 第61页 |
二、二元土地制度 | 第61-62页 |
三、分税制 | 第62页 |
四、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 | 第62页 |
第二节 优化路径 | 第62-65页 |
一、制度层面 | 第62-63页 |
二、市场层面 | 第63-64页 |
三、管理层面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二、讨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