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铝粉煤灰提取镓的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1.1.1 镓的发现 | 第10页 |
1.1.2 镓的性质 | 第10-11页 |
1.1.3 镓的来源和分布 | 第11页 |
1.1.4 镓的应用 | 第11-12页 |
1.1.5 镓的市场和前景 | 第12-13页 |
1.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3页 |
1.1.7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1.2 镓提取分离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镓的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 第16-17页 |
1.3.2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17页 |
1.3.3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 第17页 |
1.3.4 分子荧光光谱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平朔高铝煤灰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和成因 | 第18-24页 |
2.1 粉煤灰的形成和来源 | 第18页 |
2.2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 | 第18-21页 |
2.2.1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 第18-20页 |
2.2.2 高铝粉煤灰化学组成 | 第20-21页 |
2.3 平朔高铝煤灰成因 | 第21-22页 |
2.3.1 平朔煤田的地质背景 | 第21页 |
2.3.2 区域地层 | 第21页 |
2.3.3 区域构造 | 第21-22页 |
2.3.4 聚煤环境 | 第22页 |
2.4 平朔高铝煤中稀有金属镓富集特征和成因 | 第22-24页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24-30页 |
3.1 样品预处理 | 第24页 |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4-25页 |
3.2.1 实验试剂药品 | 第24-2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3.3 粉煤灰化学组分分析 | 第25-29页 |
3.3.1 粉煤灰常量元素分析 | 第25-28页 |
3.3.2 镓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3.4 树脂的选择及预处理 | 第29-30页 |
第4章 焙烧-浸取工艺研究 | 第30-43页 |
4.1 焙烧工艺研究 | 第30-36页 |
4.1.1 焙烧原理 | 第30页 |
4.1.2 实验过程 | 第30页 |
4.1.3 焙烧工艺研究 | 第30-36页 |
4.2 浸取工艺研究 | 第36-43页 |
4.2.1 工艺原理 | 第36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36页 |
4.2.3 浸取工艺研究 | 第36-43页 |
第5章 树脂吸附-解析-电解工艺研究 | 第43-56页 |
5.1 树脂吸附工艺研究 | 第43-50页 |
5.1.1 循环母液制备 | 第43页 |
5.1.2 循环母液预处理 | 第43-45页 |
5.1.3 树脂吸附工艺研究 | 第45-50页 |
5.2 解析工艺研究 | 第50-54页 |
5.2.1 解析原理 | 第50-51页 |
5.2.2 实验过程 | 第51页 |
5.2.3 解析工艺研究 | 第51-54页 |
5.3 电解工艺研究 | 第54-56页 |
5.5.1 电解原理 | 第54-55页 |
5.5.2 电解过程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