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产品设计论文

六自由度助行器的产品化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st第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1.2 康复工程与康复机器人第10-11页
        1.2.1 康复工程第10页
        1.2.2 康复机器人第10-1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第11-16页
        1.3.1 国外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状况第11-14页
        1.3.2 国内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状况第14-15页
        1.3.3 国内外研究状况总结与发展趋势分析第15-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人体下肢生理结构和运动机理研究第17-26页
    2.1 人体下肢生理解剖结构第17-20页
        2.1.1 人体空间坐标系第17-18页
        2.1.2 下肢生理解剖结构第18-20页
    2.2 人体下肢主要关节的运动能力第20-21页
    2.3 人体步态运动过程第21-23页
        2.3.1 人体正常步态中的主要参数第21-22页
        2.3.2 人体步态周期和相位第22-23页
    2.4 ZMP理论与人体行走稳定性第23-25页
        2.4.1 ZMP理论介绍第23-24页
        2.4.2 人体行走稳定性分析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康复助行器结构设计概述第26-41页
    3.1 康复助行器设计总体规划第26-27页
    3.2 助行器结构的自由度分配第27-32页
        3.2.1 髋关节自由度分配第28页
        3.2.2 膝关节自由度分配第28页
        3.2.3 踝关节自由度分配及合理性论证第28-32页
    3.3 人机工程学在助行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第32-34页
    3.4 助行器结构设计第34-40页
        3.4.1 机构原理图分析第34-35页
        3.4.2 助行器结构设计方案第35-37页
        3.4.3 助行器结构设计说明第37页
        3.4.4 助行器结构尺寸设计及可调性简述第37-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助行器结构设计及合理性校验第41-61页
    4.1 助行器高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4.2 助行器各关节活动范围验证第43-47页
        4.2.1 助行器髋关节活动能力第43-45页
        4.2.2 助行器膝关节活动能力第45-46页
        4.2.3 助行器踩关节活动能力第46-47页
    4.3 助行器理论步幅长的计算第47-49页
    4.4 助行器动力元件选型的计算参考第49-50页
        4.4.1 助行器动力元件运行速度要求第49-50页
        4.4.2 助行器动力元件力学输出要求第50页
    4.5 助行器结构强度分析第50-54页
        4.5.1 型材结构件的选择第51-53页
        4.5.2 助行器结构强度整体分析第53-54页
    4.6 基于ANSYS的零部件结构强度分析第54-59页
        4.6.1 ANSYS静态力分析综述第54-56页
        4.6.2 助行器关键零部件的静力分析第56-59页
    4.7 本章小结第59-61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1-65页
    5.1 研究总结第61页
    5.2 未来展望第61-65页
6 参考文献第65-69页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9-70页
8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危化品爆炸下轻钢厂房围护墙体破坏模式及优化设计
下一篇:近爆冲击波和预制破片联合作用下H型钢柱的损伤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