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2.1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1.1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17页 |
2.1.2 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 第17-18页 |
2.1.3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18页 |
2.2 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 第18-24页 |
2.2.1 综合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2.2.2 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9-20页 |
2.2.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20-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发展现状 | 第25-42页 |
3.1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业务种类 | 第25-27页 |
3.1.1 行包(普通包裹)运输 | 第26页 |
3.1.2 小件货物快运 | 第26页 |
3.1.3 高铁快运 | 第26-27页 |
3.2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3.3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环境分析 | 第32-36页 |
3.3.1 内部竞争分析 | 第32-33页 |
3.3.2 外部竞争分析 | 第33-36页 |
3.4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发展SWOT定性分析 | 第36-41页 |
3.4.1 优势(Strengths)分析 | 第36-38页 |
3.4.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 第38-39页 |
3.4.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 第39页 |
3.4.4 威胁(Threats)分析 | 第39-40页 |
3.4.5 SWOT定性分析总结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 第42-50页 |
4.1 构建指标体系依据 | 第42-43页 |
4.1.1 构建目的 | 第42页 |
4.1.2 构建原则 | 第42-43页 |
4.1.3 构建方式 | 第43页 |
4.2 按“站到站”行包运输方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5页 |
4.2.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分类 | 第44-45页 |
4.3 按“门到门”快件运输方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46页 |
4.3.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页 |
4.3.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分类 | 第45-46页 |
4.4 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46-47页 |
4.5 构建基于关联分析的多层次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 第47-49页 |
4.5.1 构建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矩阵 | 第47页 |
4.5.2 确定最优指标集 | 第47页 |
4.5.3 评价指标值规范化处理 | 第47-48页 |
4.5.4 确定规范化处理后的参考数据列 | 第48页 |
4.5.5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 第48-49页 |
4.5.6 建立多层次评价模型 | 第49页 |
4.5.7 优劣排序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评价 | 第50-64页 |
5.1 “站到站”行包运输竞争力评价 | 第50-56页 |
5.1.1 选取评价对象 | 第50页 |
5.1.2 收集和整理评价指标数据 | 第50-51页 |
5.1.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51页 |
5.1.4 多层次灰色系统综合评价 | 第51-54页 |
5.1.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5.2 “门到门”快件运输竞争力评价 | 第56-63页 |
5.2.1 选取评价对象 | 第56页 |
5.2.2 收集和整理评价指标数据 | 第56-57页 |
5.2.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57-58页 |
5.2.4 多层次灰色系统综合评价 | 第58-61页 |
5.2.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提高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的决策建议 | 第64-67页 |
6.1 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开展市场营销扩大市场规模 | 第64页 |
6.2 加速实现智能化物流,降低高铁快运运营成本 | 第64-65页 |
6.3 改善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 | 第65-66页 |
6.4 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和自身渠道建设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7.1 论文总述 | 第67-68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