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论文--羧酸的功能衍生物论文

乙酸丁酯合成新工艺及过程危险性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附录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7-23页
        1.2.1 乙酸丁酯生产工艺研究概况第17-20页
        1.2.2 反应过程热危险性研究概况第20-23页
    1.3 本论文的工作第23-24页
    1.4 本文创新点第24-26页
第二章 热危险性研究方法及主要实验设备第26-40页
    2.1 物质危险性评估方法第26-27页
        2.1.1 分解热估算法第26-27页
        2.1.2 γ判据法第27页
        2.1.3 氧平衡值法第27页
    2.2 反应过程危险性评估方法第27-33页
        2.2.1 冷却失效情形法第27-28页
        2.2.2 风险矩阵法第28-30页
        2.2.3 工艺危险度评估第30-32页
        2.2.4 热危险评估程序第32-33页
    2.3 热分析理论方法第33-35页
        2.3.1 多重扫描速率的不定温法第33页
        2.3.2 积分法第33-34页
        2.3.3 微分法第34-35页
    2.4 实验设备及动力学分析软件第35-40页
        2.4.1 反应量热仪第35-36页
        2.4.2 差示扫描量热仪第36-37页
        2.4.3 绝热加速量热仪第37-38页
        2.4.4 动力学分析软件第38-40页
第三章 乙酸丁酯合成新工艺的探索第40-50页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0-41页
    3.2 实验过程及条件第41-43页
        3.2.1 实验过程第41页
        3.2.2 实验条件第41-43页
    3.3 实验结果第43-49页
        3.3.1 气相色谱-质谱结果第43-45页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5-46页
        3.3.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46-47页
        3.3.4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7-48页
        3.3.5 醇酐摩尔比的影响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物质热稳定性分析第50-68页
    4.1 物质危险性辨识第50-51页
    4.2 物质危险性理论分析第51页
    4.3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51-52页
    4.4 DSC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2-65页
        4.4.1 实验条件第53页
        4.4.2 实验结果分析第53-56页
        4.4.3 动力学分析计算第56-65页
    4.5 ARC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5-67页
        4.5.1 实验条件第65页
        4.5.2 实验结果分析第65-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乙酸丁酯反应过程危险性分析第68-80页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68-69页
    5.2 实验过程及条件第69-70页
        5.2.1 实验过程第69页
        5.2.2 实验条件第69-70页
    5.3 实验结果第70-78页
        5.3.1 典型热数据曲线分析第70-72页
        5.3.2 反应热化学参数分析第72-74页
        5.3.3 反应失控危险性分析第74-77页
        5.3.4 反应产率分析第77-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工艺危险性评估第80-86页
    6.1 工艺危险性评估参数第80-83页
    6.2 工艺危险性分级第83-84页
    6.3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七章 总结第86-88页
    7.1 结论第86页
    7.2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致谢第94-9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98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发泡剂的工艺热危险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中国强震动记录重大工程紧急处置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