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阿米卡星与三种抗菌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奶牛乳房链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21页
    1.1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1.1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第11页
        1.1.2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治疗第11-12页
    1.2 乳房链球菌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乳房链球菌毒力特征研究进展第13页
    1.4 乳房链球菌耐药特征研究进展第13-17页
        1.4.1 乳房链球菌的耐药现状第13-14页
        1.4.2 乳房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第14-15页
        1.4.3 乳房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第15页
        1.4.4 乳房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第15-16页
        1.4.5 乳房链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第16-17页
    1.5 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5.1 乳房链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第17-19页
        1.5.2 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应用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3页
        2.1.1 样本来源第21页
        2.1.2 主要试剂第21页
        2.1.3 主要仪器第21页
        2.1.4 药敏试纸片第21-22页
        2.1.5 PCR扩增引物设计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9页
        2.2.1 样本采集第23-24页
        2.2.2 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第24-25页
        2.2.3 乳房链球菌毒力基因检测第25页
        2.2.4 乳房链球菌耐药性检测第25-26页
        2.2.5 乳房链球菌MIC的测定第26-27页
        2.2.6 乳房链球菌FIC指数的计算第27页
        2.2.7 乳房链球菌MPC的测定第27-28页
        2.2.8 乳房链球菌SI的计算及MSW的判定第28页
        2.2.9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第29-43页
    3.1 乳房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结果第29-30页
        3.1.1 链球菌的分离镜检结果第29页
        3.1.2 链球菌的PCR扩增结果第29-30页
    3.2 乳房链球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第30-32页
    3.3 乳房链球菌的耐药性检测第32-37页
        3.3.1 对3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第32-34页
        3.3.2 乳房链球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第34-37页
    3.4 乳房链球菌MIC的测定及FIC计算结果第37-39页
        3.4.1 AK和EFT单用及联用的MIC和FIC第37-38页
        3.4.2 AK和E单用及联用的MIC和FIC第38页
        3.4.3 AK和MBF单用及联用的MIC和FIC第38-39页
    3.5 乳房链球菌MPC的测定及SI计算结果第39-43页
        3.5.1 AK和EFT单用及联用的MPC和SI第39-40页
        3.5.2 AK和E单用及联用的MPC和SI第40-41页
        3.5.3 AK和MBF单用及联用的MPC和SI第41-43页
4 讨论第43-46页
    4.1 乳房链球菌毒力基因分析第43页
    4.2 乳房链球菌耐药性分析第43-44页
    4.3 药物单用及联用对乳房链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第44-46页
5 结论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字七体”在现代字体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电子游戏叙事设计的研究--以《勇敢的心:世界大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