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目标 | 第12-13页 |
1.3.2 内容 | 第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4.1 土地城镇化研究 | 第13-15页 |
1.4.2 人口城镇化研究 | 第15-16页 |
1.4.3 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研究 | 第16-17页 |
1.4.4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5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1.5.1 思路 | 第18页 |
1.5.2 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6.1 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1.6.2 层次分析法 | 第19-20页 |
1.6.3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第20页 |
1.7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1.7.1 可能创新 | 第20页 |
1.7.2 不足 | 第20-21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城镇化 | 第21页 |
2.1.2 土地城镇化 | 第21-22页 |
2.1.3 人口城镇化 | 第22页 |
2.2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理论 | 第22-26页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土地利用的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2.2.3 协调论 | 第25-26页 |
3 安徽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定 | 第26-51页 |
3.1 协调发展测定评价思路 | 第26页 |
3.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26-31页 |
3.2.1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3.2.2 指标选取和确定权重 | 第29-31页 |
3.2.3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3.3 数据处理与测定结果分析 | 第31-51页 |
3.3.1 数据处理 | 第31-33页 |
3.3.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3-51页 |
4 安徽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 第51-55页 |
4.1 二元的土地制度 | 第51页 |
4.2 早期的二元户籍制度 | 第51-52页 |
4.3 经济发展 | 第52-54页 |
4.4 政府政策制度 | 第54-55页 |
5 主要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5.2.1 深化户籍制度变革,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市民化 | 第55-56页 |
5.2.2 推动二元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建设用地市场 | 第56-57页 |
5.2.3 调整产业布局和注重经济开放程度,兼顾城乡均衡发展 | 第57-58页 |
5.2.4 政府加大政策制度扶持,促进城镇化中土地与人口和谐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