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页 |
·心血管造影图像的相关知识 | 第9-11页 |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割的意义 | 第11-12页 |
·医学图像分割算法的特点 | 第12-13页 |
·冠脉造影图像的处理难点 | 第13-14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血管造影图像的分割方法 | 第17-33页 |
·图像分割的定义及分类 | 第17-18页 |
·血管造影图像的分割方法 | 第18-30页 |
·阈值分割 | 第19-21页 |
·边缘检测 | 第21-24页 |
·图搜索 | 第24-26页 |
·尺度空间分析 | 第26-27页 |
·基于模型的方法 | 第27-29页 |
·结合特定理论和工具的分割算法 | 第29-30页 |
·现有方法存在的缺陷 | 第30页 |
·医学图像分割算法的评估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基于融合的冠脉造影图像分割方法 | 第33-51页 |
·冠脉造影图像的成像模型及特征 | 第33-37页 |
·冠脉造影图像的成像模型 | 第33-34页 |
·冠脉造影图像的特征 | 第34-37页 |
·造影图像预处理技术 | 第37-43页 |
·造影图像中的预处理 | 第37-39页 |
·冠脉造影图像增强 | 第39-43页 |
·基于融合的冠脉造影图像分割方法 | 第43-50页 |
·最佳熵阈值分割方法 | 第43-45页 |
·血管区域融合方法 | 第4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基于局部熵信息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分割方法 | 第51-69页 |
·过渡区的定义及提取方法 | 第51-55页 |
·传统的过渡区定义及提取方法 | 第51-54页 |
·过渡区的广义定义及提取方法 | 第54-55页 |
·局部熵信息测度的构造 | 第55-60页 |
·冠脉造影图像过渡区的特点 | 第55-56页 |
·局部熵 | 第56-58页 |
·局部熵信息测度 | 第58-60页 |
·基于局部熵信息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过渡区提取 | 第60页 |
·基于局部熵信息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的阈值分割方法 | 第60-63页 |
·分割步骤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3页 |
·基于局部熵信息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的融合分割方法 | 第63-68页 |
·采用最大相关法分割提取血管主干 | 第64-65页 |
·基于局部熵信息测度的过渡区提取 | 第65页 |
·血管区域融合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基于局部复杂度信息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分割方法 | 第69-83页 |
·局部复杂度信息测度的构造 | 第69-72页 |
·局部熵特征参数分析 | 第69页 |
·局部复杂度 | 第69-71页 |
·局部复杂度信息测度 | 第71-72页 |
·基于局部复杂度信息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过渡区的提取 | 第72页 |
·基于局部复杂度信息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的阈值分割方法 | 第72-75页 |
·算法步骤 | 第72-7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3-75页 |
·基于局部复杂度信息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的融合分割方法 | 第75-79页 |
·分割步骤 | 第7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6-79页 |
·基于局部复杂度与基于局部熵方法的性能比较 | 第79-81页 |
·抗噪性能及分割质量比较 | 第80页 |
·运算复杂度比较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基于度信息邻域非一致性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分割方法 | 第83-97页 |
·图论的基本理论 | 第83-84页 |
·基于图论的分割方法及应用 | 第84-86页 |
·常用的割集准则 | 第85页 |
·谱方法 | 第85-86页 |
·基于图论的分割方法的应用 | 第86页 |
·度信息邻域非一致性测度的构造 | 第86-89页 |
·度与相似度 | 第87页 |
·图像中像素的度信息 | 第87-88页 |
·度信息邻域非一致性测度 | 第88-89页 |
·基于度信息邻域非一致性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过渡区提取 | 第89-90页 |
·基于度信息邻域非一致性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的阈值分割方法 | 第90-93页 |
·算法步骤 | 第9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0-93页 |
·基于度信息邻域非一致性测度的冠脉造影图像的融合分割方法 | 第93-96页 |
·算法步骤 | 第9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3-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7-99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97-9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摘要 | 第110-112页 |
Abstract | 第112-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