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5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1 环境会计 | 第17-18页 |
2.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社会责任理论 | 第19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21页 |
3 冀中能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21-37页 |
3.1 冀中能源简介 | 第21-24页 |
3.1.1 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3.1.2 企业的环境影响 | 第22-23页 |
3.1.3 企业相关的环境会计政策 | 第23-24页 |
3.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 第24-25页 |
3.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25-37页 |
3.3.1 年报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 | 第25-32页 |
3.3.2 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 | 第32-37页 |
4 冀中能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分析 | 第37-47页 |
4.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计量 | 第37-38页 |
4.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指标的设置 | 第37页 |
4.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分标准 | 第37-38页 |
4.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评价 | 第38-40页 |
4.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不足 | 第40-42页 |
4.3.1 披露的内容可比性低 | 第40-41页 |
4.3.2 缺乏第三方机构审计 | 第41页 |
4.3.3 披露的位置比较分散 | 第41-42页 |
4.3.4 定量披露信息较少 | 第42页 |
4.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足的原因剖析 | 第42-47页 |
4.4.1 外部因素 | 第42-44页 |
4.4.2 内部因素 | 第44-47页 |
5 提高冀中能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建议 | 第47-53页 |
5.1 健全信息披露政策法规 | 第47页 |
5.2 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 | 第47-48页 |
5.3 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 第48-52页 |
5.3.1 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和内容 | 第48页 |
5.3.2 构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核算框架 | 第48-50页 |
5.3.3 明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流程 | 第50-52页 |
5.4 强化企业的环境管理 | 第52页 |
5.5 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 第52-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启示 | 第53-54页 |
6.2.1 强化企业对现有环境法规的落实 | 第53-54页 |
6.2.2 加大对环境违规活动的监督力度 | 第54页 |
6.2.3 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 | 第54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