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含VS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含VS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基本原理及运行特性 | 第19-28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VSC的拓扑结构及损耗机理 | 第19-23页 |
2.2.1 VSC拓扑结构 | 第19-22页 |
2.2.2 VSC损耗特性 | 第22-23页 |
2.3 VSC-HVDC技术 | 第23-25页 |
2.3.1 VSC-HVDC技术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2.3.2 VSC-HVDC控制模式 | 第24-25页 |
2.4 VSC-MTDC技术 | 第25-27页 |
2.4.1 VSC-MTDC系统结构及其特点 | 第25-26页 |
2.4.2 VSC-MTDC系统基本原理及控制技术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含VS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交替迭代潮流计算法及其改进 | 第28-40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的交替求解法 | 第28-31页 |
3.2.1 交流系统潮流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3.2.2 直流系统潮流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3.3 含VSC交直流混联系统改进交替迭代法 | 第31-35页 |
3.3.1 换流站损耗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31页 |
3.3.2 不同控制方式的雅可比矩阵 | 第31-32页 |
3.3.3 交直流系统的雅可比矩阵及其改进 | 第32-33页 |
3.3.4 换流站容量约束 | 第33-34页 |
3.3.5 改进交替迭代法求解步骤 | 第34-35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35-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网格式拓扑的VSC-MTDC系统最优潮流计算 | 第40-53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网格式拓扑的VSC-MTDC系统最优潮流模型 | 第40-42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40-41页 |
4.2.2 目标函数的线性加权处理 | 第41页 |
4.2.3 约束条件 | 第41-42页 |
4.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最优潮流 | 第42-48页 |
4.3.1 遗传算法概述 | 第42-44页 |
4.3.2 改进遗传算法的主要步骤 | 第44-48页 |
4.3.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最优潮流计算流程 | 第48页 |
4.4 最优潮流算例分析 | 第48-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区域市场互联的VSC-MTDC的交直流系统多目标最优潮流 | 第53-69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多目标优化理论 | 第53-56页 |
5.2.1 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53-55页 |
5.2.2 多目标优化方法 | 第55-56页 |
5.3 NSGA—II算法多目标最优潮流的实现 | 第56-59页 |
5.3.1 多目标潮流计算的NSGA—II算法设计 | 第57-58页 |
5.3.2 多目标潮流计算的NSGA-II算法流程图 | 第58-59页 |
5.4 含VSC-MTDC系统的多目标潮流模型 | 第59-61页 |
5.4.1 考虑社会效益及损耗分摊的目标函数 | 第59-60页 |
5.4.2 多目标潮流约束 | 第60-61页 |
5.5 多目标最优潮流算例分析 | 第61-67页 |
5.5.1 算例设计 | 第61-66页 |
5.5.2 算例情景分析 | 第66-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