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及设计 | 第9-1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设计 | 第10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1.4.1 重难点 | 第12页 |
1.4.2 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债券违约风险研究 | 第14-15页 |
2.2 债券违约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6页 |
2.3 债券违约处置研究 | 第16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16-18页 |
3 民营上市公司债券违约情况分析 | 第18-27页 |
3.1 债券违约总体情况介绍 | 第18-23页 |
3.1.1 债券违约情况 | 第18-22页 |
3.1.2 债券违约后续后续回收情况 | 第22-23页 |
3.2 民营上市公司债券违约整体性分析 | 第23-27页 |
3.2.1 民营上市公司债券违约介绍 | 第23-25页 |
3.2.2 民营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的特点分析 | 第25-27页 |
4 中安科债券违约案例描述 | 第27-36页 |
4.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7-29页 |
4.1.1 公司简介 | 第27页 |
4.1.2 组织架构 | 第27-29页 |
4.2 债券发行 | 第29-31页 |
4.2.1 “15 中安消”基本情况与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第29-30页 |
4.2.2 “16 中安消”基本情况与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第30-31页 |
4.3 借款期限结构 | 第31-32页 |
4.4 “15 中安消”违约过程 | 第32-36页 |
4.4.1 事件回顾 | 第32-33页 |
4.4.2 债券评级变动情况 | 第33-34页 |
4.4.3 债券违约前后重大事项 | 第34-36页 |
5 中安科债券违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51页 |
5.1 外部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5.1.1 宏观经济下行 | 第36-37页 |
5.1.2 监管政策趋紧 | 第37-38页 |
5.2 内部影响因素 | 第38-51页 |
5.2.1 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 | 第38-39页 |
5.2.2 管理层频繁变动 | 第39-43页 |
5.2.3 涉及多项法律诉讼 | 第43页 |
5.2.4 非标审计意见 | 第43-44页 |
5.2.5 财务状况不佳 | 第44-51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51-57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建议 | 第51-57页 |
6.2.1 加大股权质押信息的披露及风险控制 | 第51-52页 |
6.2.2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第52-53页 |
6.2.3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 第53页 |
6.2.4 优化债券发行监管制度 | 第53-54页 |
6.2.5 加强债券信用评级 | 第54-55页 |
6.2.6 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