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6页 |
1.1 dNTP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及作用 | 第13-18页 |
1.1.1 dNTP的生物合成和调控 | 第13-14页 |
1.1.2 dNTP对 DNA合成的作用 | 第14-16页 |
1.1.3 dNTP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16-17页 |
1.1.4 dNTP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 第17-18页 |
1.2 DCD的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1.3 叶绿体的发育与基因表达调控 | 第19-22页 |
1.3.1 叶绿体的起源和发育 | 第19-20页 |
1.3.2 叶绿体基因与细胞核基因间的相互调节 | 第20-21页 |
1.3.3 C_4 植物叶绿体的二态性 | 第21-22页 |
1.4 植物叶片的发育 | 第22-24页 |
1.4.1 叶片发育过程 | 第22页 |
1.4.2 叶片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 | 第22-23页 |
1.4.3 叶片大小的调控 | 第23页 |
1.4.4 C_4 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点和调控基因 | 第23-24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9页 |
2.1 试验材料与种植条件 | 第26页 |
2.2 农艺性状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2.4 光合参数的测定 | 第27页 |
2.4.1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27页 |
2.4.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27页 |
2.5 叶片解剖结构的观察 | 第27-29页 |
2.5.1 叶脉排列的观察 | 第27-28页 |
2.5.2 石蜡切片 | 第28页 |
2.5.3 透射电镜观察 | 第28页 |
2.5.4 细胞面积统计 | 第28-29页 |
2.6 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29-31页 |
2.6.1 遗传分析 | 第29页 |
2.6.2 谷子叶片DNA的提取 | 第29页 |
2.6.3 MutMap+法进行突变基因初定位 | 第29-30页 |
2.6.4 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30-31页 |
2.6.5 候选基因的预测与测序 | 第31页 |
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32页 |
2.8 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 第32页 |
2.9 互补载体的构建 | 第32-34页 |
2.10 遗传转化与转基因鉴定 | 第34-35页 |
2.10.1 遗传转化 | 第34页 |
2.10.2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4-35页 |
2.11 荧光定量PCR | 第35页 |
2.12 亚细胞定位 | 第35-36页 |
2.13 彗星实验 | 第36页 |
2.14 细胞核倍性测定 | 第36-37页 |
2.15 酵母单杂交实验 | 第37-38页 |
2.16 RNA-seq | 第38页 |
2.17 ~(13)C同位素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2.18 低浓度CO_2处理实验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9-63页 |
3.1 突变体sistl2 的形态学观察 | 第39-45页 |
3.1.1 sistl2 的表型特征 | 第39-41页 |
3.1.2 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 | 第41页 |
3.1.3 光合参数的测定 | 第41-42页 |
3.1.4 叶片微观结构的观察 | 第42-45页 |
3.1.5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 | 第45页 |
3.2 SiSTL2 基因的图位克隆 | 第45-50页 |
3.2.1 突变表型的遗传分析 | 第45-46页 |
3.2.2 MutMap+法进行突变基因初定位 | 第46页 |
3.2.3 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46-47页 |
3.2.4 候选基因的确定 | 第47-49页 |
3.2.5 SiSTL2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9-50页 |
3.3 SiSTL2 的转基因互补验证 | 第50-52页 |
3.4 SiSTL2 的亚细胞定位 | 第52页 |
3.5 SiSTL2 参与dTTP的合成 | 第52-54页 |
3.5.1 dTTP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第52-53页 |
3.5.2 突变体DNA损伤的测定(彗星实验) | 第53-54页 |
3.6 SiSTL2 与叶绿体发育的关系 | 第54-55页 |
3.6.1 叶绿体基因组拷贝数的测定 | 第54页 |
3.6.2 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第54-55页 |
3.7 SiSTL2 与细胞周期进程的关系 | 第55-56页 |
3.7.1 细胞核倍性分析 | 第55页 |
3.7.2 酵母单杂交分析 | 第55-56页 |
3.8 SiSTL2与C_4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56-58页 |
3.8.1 碳同位素含量测定 | 第56-57页 |
3.8.2 SiSTL2 基因对低浓度CO_2的响应 | 第57-58页 |
3.9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58-6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3-67页 |
4.1 SiSTL2 参与dTTP的合成和DNA的复制修复 | 第63页 |
4.2 SiSTL2 影响叶片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细胞膨胀 | 第63-64页 |
4.3 SiSTL2与E2F的相互作用 | 第64-65页 |
4.4 sistl2 叶绿体发育异常的原因 | 第65页 |
4.5 SiSTL2与C_4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67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2页 |
附录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