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2.1 国外文献概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文献概述 | 第16-20页 |
1.2.3 对研究文献的综合评论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1.4.1 创新点 | 第24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2.1.1 内部控制 | 第25-26页 |
2.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26页 |
2.1.3 新能源与新能源企业 | 第26-2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2.2.1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 第27-28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8页 |
2.2.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8-29页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新能源行业特点与新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 第31-44页 |
3.1 新能源行业特点及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 第31-35页 |
3.1.1 新能源行业生产商品的特殊性与内部控制 | 第31-32页 |
3.1.2 新能源行业的社会意义与内部控制 | 第32-33页 |
3.1.3 新能源行业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与内部控制 | 第33-34页 |
3.1.4 新能源行业发展模式的特殊性与内部控制 | 第34-35页 |
3.2 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 第35-43页 |
3.2.1 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 第35-36页 |
3.2.2 新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总体情况分析 | 第36-39页 |
3.2.3 新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情况分析 | 第39-41页 |
3.2.4 新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分析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华锐风电案例分析 | 第44-53页 |
4.1 案例选取背景及案例介绍 | 第44-45页 |
4.2 华锐风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45-49页 |
4.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力不足 | 第45-46页 |
4.2.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避重就轻 | 第46-47页 |
4.2.3 内部控制缺陷及整改信息披露不完善 | 第47-48页 |
4.2.4 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乏关注 | 第48-49页 |
4.3 华锐风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9-52页 |
4.3.1 公司内部治理环境不完善 | 第49-50页 |
4.3.2 担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会加大成本开支 | 第50-51页 |
4.3.3 对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缺乏重视 | 第51页 |
4.3.4 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不到位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改善新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措施 | 第53-58页 |
5.1 健全公司内部控制环境 | 第53-54页 |
5.2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披露意识 | 第54页 |
5.3 细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 | 第54-55页 |
5.4 加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 第55-56页 |
5.5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关注度 | 第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A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