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5页 |
1. 流感病毒概述 | 第16-27页 |
1.1 流感病毒的结构 | 第16-17页 |
1.2 流感病毒的复制 | 第17-18页 |
1.3 甲型流感病毒蛋白的功能 | 第18-21页 |
1.4 流感病毒的流行现状 | 第21-24页 |
1.5 反向遗传技术在流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2. 复制缺陷型病毒概述 | 第27-32页 |
2.1 复制缺陷型VSV病毒概述和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2.2 慢病毒载体概述和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2.3 腺病毒载体概述和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3. 复制缺陷型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第二章 稳定表达流感病毒PB1、PB2、PA、NP和M1蛋白的293T和MDCK转基因细胞株的构建和鉴定 | 第35-61页 |
1. 材料 | 第36-37页 |
1.1 细胞与病毒 | 第36页 |
1.2 菌株及质粒 | 第36-37页 |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7页 |
2. 方法 | 第37-52页 |
2.1 病毒增殖 | 第37-38页 |
2.2 病毒RNA提取 | 第38-39页 |
2.3 病毒基因cDNA合成 | 第39-41页 |
2.4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1-48页 |
2.5 转基因细胞株的构建 | 第48-5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2-59页 |
3.1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52-55页 |
3.2 转基因细胞株构建与鉴定 | 第55-59页 |
4. 讨论 | 第59-60页 |
5.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复制缺陷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构建 | 第61-78页 |
1. 材料 | 第61-63页 |
1.1 细胞与鸡胚 | 第61-62页 |
1.2 菌株及质粒 | 第62页 |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62-63页 |
2. 方法 | 第63-72页 |
2.1 UI182 PB1、PB2、PA、NP、M1突变质粒的构建 | 第63-66页 |
2.2 复制缺陷型流感病毒的体外拯救 | 第66-72页 |
3. 结果 | 第72-76页 |
3.1 UI182 PB1、PB2、PA、NP和M突变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72-74页 |
3.2 病毒体外拯救结果的血凝鉴定 | 第74-75页 |
3.3 重组流感病毒基因组的RT-PCR扩增 | 第75-76页 |
3.4 重组流感病毒的电镜观察 | 第76页 |
4. 讨论 | 第76-77页 |
5. 小结 | 第77-78页 |
第四章 复制缺陷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安全性分析与初步应用 | 第78-89页 |
1. 材料 | 第79页 |
1.1 细胞和毒株 | 第79页 |
1.2 实验动物和鸡胚 | 第79页 |
1.3 试剂和仪器 | 第79页 |
2. 方法 | 第79-83页 |
2.1 组织培养物半数感染剂量(TCID_(50)) | 第79-80页 |
2.2 鸡胚半数感染剂量(EID_(50)) | 第80-81页 |
2.3 小鼠半数致死量(MLD_(50)) | 第81页 |
2.4 发病率(Morbidity) | 第81页 |
2.5 死亡率(Mortality) | 第81页 |
2.6 复制缺陷型病毒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学 | 第81-82页 |
2.7 复制缺陷型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动力学 | 第82页 |
2.8 血凝抑制抗体效价检测 | 第82页 |
2.9 血清微量中和实验 | 第82-8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3-87页 |
3.1 PB2-D在MDCK及MDCK-PB2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学 | 第83-84页 |
3.2 PB2-D在鸡胚中的复制 | 第84页 |
3.3 PB2-D在小鼠体内的复制动力学 | 第84-85页 |
3.4 PB2-D的遗传稳定性 | 第85-86页 |
3.5 流浪犬血清样本中H5和H7流感病毒抗体的检测 | 第86-87页 |
4. 讨论 | 第87-88页 |
5. 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稳定表达流感病毒PB2蛋白的转基因小鼠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 第89-101页 |
1. 材料 | 第90-91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90页 |
1.2 试剂 | 第90页 |
1.3 仪器 | 第90-91页 |
2. 方法 | 第91-95页 |
2.1 重组质粒线性化与纯化 | 第91页 |
2.2 小鼠受精卵的原核注射 | 第91-93页 |
2.3 子代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第93-94页 |
2.4 复制缺陷型病毒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复制动力学 | 第94-9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95-99页 |
3.1 G0代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第95页 |
3.2 报告基因在G0代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情况 | 第95-96页 |
3.3 G1代小鼠的基因型鉴定与表型分析 | 第96页 |
3.4 流感病毒PB2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情况 | 第96-97页 |
3.5 复制缺陷型病毒在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的复制 | 第97-99页 |
4. 讨论 | 第99-100页 |
5. 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缩略词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