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激光相干测振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5页
        1.2.1 激光相干测振技术的应用第14-20页
        1.2.2 激光相干测振信号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第20-25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5-28页
第2章 相干探测理论基础第28-74页
    2.1 激光相干基本理论第28-36页
        2.1.1 激光多普勒技术第28-31页
        2.1.2 光学探测方式第31-36页
    2.2 相位生成载波技术第36-43页
        2.2.1 微分交叉相乘算法第37-38页
        2.2.2 反正切算法第38-39页
        2.2.3 两种算法的数值仿真及对比分析第39-43页
    2.3 激光线宽对光电流功率谱的影响第43-51页
        2.3.1 激光线宽基本理论第43-49页
        2.3.2 数值仿真第49-51页
    2.4 相干探测系统最小可探测位移影响因素第51-65页
        2.4.1 声光调制器第51-57页
        2.4.2 目标物表面粗糙度第57-65页
    2.5 相干探测系统最小可探测位移模型第65-73页
    2.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3章 模拟解调信号处理技术第74-98页
    3.1 模拟解调实现方案第74-76页
    3.2 模拟正交解调信号处理电路第76-94页
        3.2.1 正交信号的产生第77-80页
        3.2.2 电压控制增益模块第80-82页
        3.2.3 模拟滤波器设计第82-90页
        3.2.4 电源模块第90-91页
        3.2.5 模拟解调电路PCB板第91-94页
    3.3 本振信号虚假抑制比第94-97页
    3.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4章 数字解调信号处理技术第98-122页
    4.1 数字解调系统概述第98-100页
        4.1.1 数字解调系统的AD采样过程第98-99页
        4.1.2 正交变换原理第99-100页
    4.2 正交混频低通滤波法第100-101页
    4.3 数字解调系统仿真第101-109页
        4.3.1 数字解调系统方案第101-102页
        4.3.2 数字解调系统Simulink模型第102-108页
        4.3.3 Simulink仿真分析第108-109页
    4.4 数字解调算法及电路第109-120页
        4.4.1 CORDIC解调算法第109-112页
        4.4.2 中频载波的频率锁定第112-118页
        4.4.3 数字解调电路第118-120页
    4.5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第5章 激光相干微振动测量实验第122-140页
    5.1 激光相干微振动测量实验装置第122-130页
        5.1.1 目标物的选取第122-123页
        5.1.2 模拟解调方式第123-125页
        5.1.3 数字解调方式第125-130页
    5.2模拟解调系统微振动测量实验第130-134页
        5.2.1 单频振动目标第130-133页
        5.2.2 复杂振动目标第133-134页
    5.3数字解调系统微振动测量实验第134-138页
        5.3.1 单频振动目标第134-136页
        5.3.2 复杂振动目标第136-138页
    5.4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40-144页
    6.1 论文总结第140-142页
    6.2 研究展望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2页
致谢第152-15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偏振控制及两模面发射激光器的研究
下一篇:时间误差对自由空间光通信影响的分析验证与补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