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西北干旱区遗址土盐风化机理研究--以Na_2SO_4-NaCl混合盐为例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1.1 土遗址及其保存现状第14-25页
        1.1.1 土遗址概况第14-17页
        1.1.2 土遗址病害类型及成因第17-22页
        1.1.3 西北干旱区土遗址盐风化现状第22-25页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25-28页
        1.2.1 选题依据第25-27页
        1.2.2 研究意义第27-2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8-29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1.3.2 技术路线第29页
    1.4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第29-32页
        1.4.1 关键问题第29-30页
        1.4.2 创新点第30-3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32-55页
    2.1 土遗址盐风化研究现状第32-38页
        2.1.1 土遗址风化及其影响因素第32-36页
        2.1.2 土遗址盐风化研究及防治措施第36-38页
    2.2 多孔介质材料盐风化第38-47页
        2.2.1 水盐运移第39-41页
        2.2.2 盐风化机理第41-45页
        2.2.3 劣化模式第45-47页
    2.3 水盐体系相平衡第47-55页
        2.3.1 水盐体系相平衡试验研究第48-50页
        2.3.2 水盐体系相平衡理论与计算第50-55页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土样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第55-68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交河故城赋存环境第56-61页
        3.2.1 环境特征第56-60页
        3.2.2 地层岩性第60页
        3.2.3 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第60-61页
    3.3 土样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第61-67页
        3.3.1 试样易溶盐及矿物成分第62-66页
        3.3.2 试样基本物理性质第66-67页
    3.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Na_2SO_4-NaCl-H_2O体系相平衡及结晶-溶解特性第68-95页
    4.1 引言第68页
    4.2 Na_2SO_4-NaCl-H_2O体系相平衡第68-76页
        4.2.1 平衡常数和Pitzer模型第68-70页
        4.2.2 Pitzer模型扩展及参数拟合第70-74页
        4.2.3 Pitzer模型对Na_2SO_4-NaCl-H_2O体系溶解度预测第74-76页
    4.3 Na_2SO_4-NaCl-H_2O体系结晶-溶解特性研究第76-88页
        4.3.1 盐溶液结晶特性以及混合盐溶解试验第76-77页
        4.3.2 试验仪器第77-80页
        4.3.3 Na_2SO_4-NaCl-H_2O体系结晶特性第80-86页
        4.3.4 Na_2SO_4-NaCl-H_2O体系溶解特性第86-88页
    4.4 Na_2SO_4-NaCl-H_2O体系过饱和度及结晶力计算第88-94页
        4.4.1 毛细管模型蒸发试验第89-90页
        4.4.2 Na_2SO_4-NaCl-H_2O体系过饱和度第90-92页
        4.4.3 Na_2SO_4-NaCl-H_2O体系最大结晶力计算第92-94页
    4.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五章 遗址土盐分毛细迁移及劣化模式研究第95-117页
    5.1 引言第95页
    5.2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95-98页
        5.2.1 试验材料及制备第95-97页
        5.2.2 试验方法第97-98页
    5.3 试验结果分析第98-111页
        5.3.1 毛细上升高度分析第98-102页
        5.3.2 遗址土Na_2SO_4-NaCl混合盐劣化模式分析第102-111页
    5.4 讨论第111-115页
    5.5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六章 温度控制条件下遗址土盐风化研究第117-149页
    6.1 引言第117页
    6.2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117-123页
        6.2.1 试样材料和制备第117页
        6.2.2 试验方法第117-123页
    6.3 试验结果分析第123-133页
        6.3.1 温度控制条件下含盐遗址土的干燥特性第123-127页
        6.3.2 温度控制条件下遗址土钻入阻力随深度变化规律第127-133页
    6.4 机理分析第133-147页
        6.4.1 SO_4~(2-)和Cl~-离子迁移规律第133-137页
        6.4.2 盐分结晶形态和分布第137-143页
        6.4.3 遗址土孔隙分布变化第143-147页
    6.5 本章小结第147-149页
第七章 遗址土的水-热-盐相互作用下的盐风化试验研究第149-171页
    7.1 引言第149页
    7.2 含盐遗址土吸湿特性研究第149-154页
        7.2.1 试验设计及试验装置第149-150页
        7.2.2 试验结果分析第150-154页
    7.3 水-热-盐相互作用下的遗址土盐风化研究第154-169页
        7.3.1 试验设计第154页
        7.3.2 试验结果分析第154-169页
    7.4 本章小结第169-17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71-175页
    8.1 主要结论第171-174页
    8.2 研究展望第174-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9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92-193页
致谢第193页

论文共1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以剑南道为中心
下一篇:敦煌曹议金第98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