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寒区隧道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寒区隧道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寒区隧道现场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 第15-28页 |
2.1 冀北寒区某隧道工程概况 | 第15-19页 |
2.1.1 气象及水文条件 | 第15-16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17页 |
2.1.3 衬砌结构设计 | 第17-18页 |
2.1.4 地震动参数 | 第18页 |
2.1.5 防排水工程设计 | 第18页 |
2.1.6 路面及紧急停车带设计 | 第18-19页 |
2.2 隧道温度场监测 | 第19-26页 |
2.2.1 试验内容及测试方案 | 第19-20页 |
2.2.2 试验器材 | 第20-21页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寒区隧道空气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28-39页 |
3.1 热力学基本理论 | 第28-30页 |
3.1.1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 第28-30页 |
3.1.2 瞬态热分析理论 | 第30页 |
3.2 隧道空气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30-37页 |
3.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3.2.2 隧道模型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 | 第32-33页 |
3.2.3 隧道进风风速的影响分析 | 第33-36页 |
3.2.4 隧道外界温度的影响分析 | 第36页 |
3.2.5 隧道围岩温度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寒区隧道抗防冻措施及保温层研究 | 第39-55页 |
4.1 寒区隧道抗防冻措施 | 第39-40页 |
4.2 保温隔热层技术 | 第40-43页 |
4.2.1 保温隔热层铺设方式的选取 | 第40-41页 |
4.2.2 保温隔热层材料的选用 | 第41-43页 |
4.3 保温隔热层保温效果数值模拟 | 第43-54页 |
4.3.1 隧道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 | 第43-44页 |
4.3.2 隧道衬砌内壁温度函数的确定 | 第44-45页 |
4.3.3 基本假定 | 第45页 |
4.3.4 保温层保温效果分析 | 第45-49页 |
4.3.5 不同材料保温层保温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4.3.6 寒冷温度条件下的保温层保温效果分析 | 第50-51页 |
4.3.7 保温层铺设厚度研究 | 第51-53页 |
4.3.8 保温层铺设长度研究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寒区隧道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 第55-66页 |
5.1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条件设置 | 第55-59页 |
5.1.1 大气温度函数与材料参数 | 第55页 |
5.1.2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5.1.3 屈服准则 | 第56-57页 |
5.1.4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第57-59页 |
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9-65页 |
5.2.1 隧道K1+960 断面处计算结果 | 第59-62页 |
5.2.2 隧道K0+290 断面处计算结果 | 第62-65页 |
5.2.3 隧道K1+960 断面处与K0+290 断面处计算结果对比 | 第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