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演艺:旅游业态创新及其扩散研究--以《印象刘三姐》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一) 选题来源 | 第12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实景演艺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的研究 | 第13页 |
(三) 旅游业态的研究 | 第13页 |
(四) 旅游业创新的研究 | 第13-15页 |
(五) 旅游演化经济学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三 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一) 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三)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印象·刘三姐》的业态创新 | 第19-31页 |
一 基本概念及其辨析 | 第19-21页 |
(一) 旅游演艺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二) 实景演艺的概念 | 第20-21页 |
二 实景演艺《印象·刘三姐》的创生 | 第21-26页 |
(一) 《印象·刘三姐》的创编 | 第21-25页 |
(二) 《印象·刘三姐》的创新驱动 | 第25-26页 |
三 实景演艺的演化经济学分析 | 第26-31页 |
(一) 实景演艺发展演化分析:遗传 | 第26-27页 |
(二) 实景演艺的发展演化分析:变异 | 第27-30页 |
(三) 实景演艺发展演化分析:选择 | 第30-31页 |
第3章 实景演艺的业态扩散 | 第31-43页 |
一 旅游业态扩散的演化经济学分析 | 第31-35页 |
(一) 旅游业态扩散的概念及扩散意义 | 第31-32页 |
(二) 旅游业业态扩散的路径依赖 | 第32-35页 |
二 实景演艺的业态扩散 | 第35-43页 |
(一) 扩散理论 | 第35页 |
(二) 实景演艺的扩散途径 | 第35-38页 |
(三) 《印象·刘三姐》的扩散模型 | 第38-41页 |
(四) 实景演艺业态扩散的意义 | 第41-43页 |
第4章 从实景演艺看旅游业态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第43-63页 |
一 旅游业态相关概念 | 第43-44页 |
(一) 业态 | 第43页 |
(二) 旅游业态 | 第43页 |
(三) 旅游业态创新 | 第43-44页 |
二 旅游业态创新的原因 | 第44-47页 |
(一) 旅游产业发展促使新业态兴起 | 第45页 |
(二) 需求多样化拉动新业态创新 | 第45-46页 |
(三) 投资多元推进新业态的发展 | 第46页 |
(四) 创新理念引领新业态科学发展 | 第46页 |
(五) 科技推动旅游业态创新 | 第46-47页 |
三 旅游业态创新的机制及模式 | 第47-51页 |
(一) 旅游业态创新的机制 | 第47-49页 |
(二) 旅游业态创新的模式 | 第49-51页 |
四 旅游业创新的意义 | 第51-52页 |
五 《印象·刘三姐》的创新 | 第52-60页 |
(一) 实景演艺与传统演艺比较的业态创新 | 第52-55页 |
(二) 实景演艺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 第55-60页 |
六《印象·刘三姐》的启示 | 第60-63页 |
(一) 提高认识,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识 | 第60-61页 |
(二) 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强有力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 第61页 |
(三) 版权效应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7页 |
一 大创作、大手笔的实景演艺的经济效益 | 第63-64页 |
二 实景演艺在发展中,在各地产品的差异 | 第64页 |
三 实景演艺的局限 | 第64-65页 |
四 发展实景演艺需要的条件 | 第65-67页 |
注释 | 第67-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课题 | 第78-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