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化建构--以偿债能力为中心展开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二、国内外研究态势第11-14页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4-15页
    四、研究创新及缺憾第15-17页
第一章 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本质与特性第17-25页
    第一节 公司信用类债券本质:信息披露制度建构的逻辑起点第17-20页
        一、归宗:发行人与投资者的债权债务关系第18-19页
        二、衍化:契约式、资金型、证券化的"债"第19-20页
    第二节 公司信用类债券特性:信息披露制度建构差异化缘起第20-25页
        一、产品:风险收益及品种数量的股债区别第20-22页
        二、主体:发行人及投资者范围的股债差异第22-23页
        三、定价:价格生成及价格修正的股债分歧第23-25页
第二章 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市场化要义第25-39页
    第一节 价值取向:市场化与法治化的二维解读第25-29页
        一、市场化:"契约自由"与"市场正义"第26-28页
        二、法治化:"硬软结合"与"动静兼备"第28-29页
    第二节 制度功能:信息披露作用机理的三重视角第29-33页
        一、宏观层面:优化信用债市场资源配置第30-31页
        二、中观范畴:促进信用债主体市场约束第31-32页
        三、微观视角:增强信用债的投资者保护第32-33页
    第三节 理性诉求:相关市场主体的应然角色考察第33-39页
        一、发行人:自我约束下的端口内部治理第33-34页
        二、中介组织:诚信义务下的市场看门人第34-35页
        三、监管机构:服务与规范下的监管治理第35-36页
        四、投资者:理性投资下的买者风险自负第36-39页
第三章 割裂式债券市场与碎片化信息披露制度体系第39-58页
    第一节 现实观照:监管架构、制度供给与信披平台第39-44页
        一、"重叠式"四龙治水的监管架构第39-41页
        二、"瘦金形"四层规范的制度供给第41-42页
        三、"分立化"四态并存的信披平台第42-44页
    第二节 问题检视:运行失序、内容乏实与配套缺位第44-58页
        一、法的运行视域下信息披露的制度迷思第45-49页
        二、信息披露法律规范内容的实质性局限第49-54页
        三、基础设施不统一与配套性制度欠规范第54-58页
第四章 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化建构第58-75页
    第一节 总体思路:统一与差异的二元并进第58-63页
        一、顶层设计统一化建构:以《证券法》为基本法律蓝图第59-61页
        二、具体制度差异化安排:基于债种、主体及市场的划分第61-63页
    第二节 基本进路:以偿债能力为中心展开第63-69页
        一、直接因素:资产负债增减与抵押担保变动的核心披露第65-66页
        二、间接因素:治理结构、经营管理与外部条件的次披露第66-69页
    第三节 配套制度:市场化引领下全面推进第69-75页
        一、完善发行主体内部治理第69-70页
        二、规范中介机构市场行为第70-71页
        三、加强债券投资者的教育第71-72页
        四、统筹监管执行与司法适用第72-73页
        五、推进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第73-75页
结语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税收配套政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优先股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