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现河庄油田河146断块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储层构型三维建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6页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9页
        1.2.1 浊积扇体理论及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浊积岩储层构型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3 储层构型建模方法及发展现状第15-19页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9页
    1.3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第19-22页
        1.3.1 研究区概况第19-21页
        1.3.2 研究区存在问题第21-22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2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3-24页
        1.4.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25-26页
        1.5.1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25页
        1.5.2 主要创新点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储层地质研究第26-48页
    2.1 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第26-38页
        2.1.1 层序地层学理论第26-28页
        2.1.2 区域层序地层学研究第28-33页
        2.1.3 研究区等时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第33-38页
    2.2 储层沉积学研究第38-48页
        2.2.1 区域沉积背景第38-40页
        2.2.2 物源供给研究第40-42页
        2.2.3 研究区储层沉积特征第42-46页
        2.2.4 研究区浊积岩沉积成因分类第46-48页
第三章 浊积岩储层构型分析第48-75页
    3.1 储层构型与层序地层学关系第48-49页
    3.2 储层构型划分方案及界面识别第49-58页
        3.2.1 储层构型划分方案第50-52页
        3.2.2 储层构型界面识别第52-58页
    3.3 储层构型要素识别与划分第58-75页
        3.3.1 构型要素类型及特征第59-60页
        3.3.2 单井构型要素识别与对比第60-61页
        3.3.3 构型要素垂向展布特征第61-63页
        3.3.4 构型单元空间展布特征及演化第63-73页
        3.3.5 研究区浊积岩储层构型模式第73-75页
第四章 储层构型建模方法研究第75-89页
    4.1 常规储层建模方法概述第75-77页
    4.2 浊积岩储层构型建模思路第77-80页
        4.2.1 研究区浊积岩储层构型特点第78页
        4.2.2 研究区浊积岩储层构型建模思路第78-80页
    4.3 浊积岩储层构型模拟程序设计第80-89页
        4.3.1 浊积岩构型模拟算法思路第80-81页
        4.3.2 浊积岩构型模拟程序设计第81-85页
        4.3.3 算法验证及效果对比第85-89页
第五章 研究区浊积岩储层构型建模第89-119页
    5.1 建模基础数据准备第89-90页
    5.2 构造格架模型第90-92页
        5.2.1 断层模型第90-91页
        5.2.2 网格划分及构造格架模型建立第91-92页
    5.3 不同级次储层构型模型第92-104页
        5.3.1 无水道型浊积岩储层构型模型第92-99页
        5.3.2 供给水道型浊积岩储层构型模型第99-101页
        5.3.3 建模方法对比第101-104页
    5.4 储层构型约束下的储层属性模型第104-115页
        5.4.1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104-107页
        5.4.2 属性约束概率体第107-109页
        5.4.3 储层属性模型第109-115页
    5.5 模型检验第115-119页
        5.5.1 地质模式检验第115-116页
        5.5.2 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第116-117页
        5.5.3 储量复算第117页
        5.5.4 油藏数值模拟检验第117-119页
结论与认识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8页
附录 基于底形概率体的浊积岩构型模拟程序简介第128-13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昭通地区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
下一篇:FCC油浆萃取溶剂实验研究及分离罐内流场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