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关于个人理财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2 关于个人理财国内外发展的研究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理财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7页 |
2.1 财务管理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2.1.1 货币时间价值 | 第13-14页 |
2.1.2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4-15页 |
2.2 理财规划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2.2.1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 第15-16页 |
2.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 | 第16页 |
2.2.3 行为金融学理论 | 第16页 |
2.3 企业管理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3.1 企业组织结构理论 | 第16页 |
2.3.2 企业战略经营理论 | 第16-17页 |
第3章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3.1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17页 |
3.1.2 个人理财业务现状 | 第17-18页 |
3.2 JS银行个人理财管理现状 | 第18页 |
3.3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3.3.1 组织结构的问题 | 第18-19页 |
3.3.2 产品开发管理的问题 | 第19页 |
3.3.3 营销管理方面的问题 | 第19-20页 |
3.3.4 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 第20页 |
3.3.5 银行理财规划定位不当 | 第20-21页 |
3.4 JS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滞后原因 | 第21-23页 |
3.4.1 业务目标短期化制约长期发展 | 第21页 |
3.4.2 组织结构设计缺少系统性和灵活性 | 第21-22页 |
3.4.3 专业理财人员队伍薄弱 | 第22页 |
3.4.4 营销以及服务客户的意识不到位 | 第22-23页 |
3.4.5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2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体系构建 | 第24-31页 |
4.1 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第24页 |
4.2 建的目标与原则 | 第24-26页 |
4.2.1 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 | 第24-25页 |
4.2.2 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5页 |
4.2.3 个人理财业务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图 | 第25-26页 |
4.3 主要内容 | 第26-31页 |
4.3.1 组织结构重构 | 第26-27页 |
4.3.2 产品研发管理系统 | 第27-28页 |
4.3.3 风险控制管理系统 | 第28页 |
4.3.4 服务营销管理系统 | 第28-29页 |
4.3.5 培训考核管理系统 | 第29页 |
4.3.6 技术整合管理系统 | 第29-31页 |
第5章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 | 第31-35页 |
5.1 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 第31-32页 |
5.1.1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 | 第31页 |
5.1.2 发展和完善各种理财工具和理财分析服务 | 第31-32页 |
5.2 加强理财队伍建设 | 第32-33页 |
5.2.1 提高个人客户经理专业化水平 | 第32页 |
5.2.2 组建个人理财专家团队 | 第32页 |
5.2.3 建立员工培训机制 | 第32-33页 |
5.3 建立规范化制度 | 第33页 |
5.3.1 规范使用个人理财业务系统 | 第33页 |
5.3.2 规范销售行为 | 第33页 |
5.3.3 遵守职业道德 | 第33页 |
5.4 加强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 | 第33-34页 |
5.4.1 形成风险综合控制机制 | 第33-34页 |
5.4.2 加强风险内控制度建设 | 第34页 |
5.4.3 注重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 | 第34页 |
5.5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 第34-3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