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蚓粪中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的筛选和生防效果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 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第12-20页
        1.1 植物真菌病害的致病途径及机理第12-16页
        1.2 植物真菌病害的病状第16-18页
        1.3 植物真菌病害的病原第18页
        1.4 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措施第18-20页
    2 生物防治微生物的种类及生防机制第20-24页
        2.1 生防细菌第20-21页
        2.2 生防真菌第21页
        2.3 生防放线菌第21-22页
        2.4 生防机制第22-24页
    3 蚯蚓粪对植物病害的抑制作用第24-25页
        3.1 蚯蚓粪的物理性质第24页
        3.2 蚯蚓粪的化学性质第24页
        3.3 蚯蚓粪的生物学性质第24-25页
        3.4 蚯蚓粪对植物病害的抑制作用第25页
    4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5-27页
        4.1 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5-26页
        4.2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广谱拮抗菌M29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机制第27-38页
    引言第27页
    1 试验材料第27-28页
        1.1 蚯蚓粪(VERMICOMPOST)来源第27-28页
        1.2 供试病原菌第28页
        1.3 培养基第28页
    2 试验方法第28-30页
        2.1 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第28-29页
        2.2 拮抗细菌菌株鉴定第29页
        2.3 菌株M29的拮抗活性测定第29-30页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3.1 拮抗菌的筛选第30-31页
        3.2 菌株M29的鉴定第31-32页
        3.3 菌株M29的抗菌谱及抑菌率的测定第32-33页
        3.4 菌株M29产脂肽类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测定第33-34页
        3.5 菌株M29产VOCS的抑菌活性测定第34-36页
    4 讨论第36-37页
    5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菌株M29产挥发性物质(VOCS)的鉴定及活性验证第38-50页
    引言第38-39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1.1 拮抗菌和病原菌的准备第39页
        1.2 菌株M29的拮抗活性测定第39页
        1.3 菌株M29产VOCs对灰霉菌的拮抗活性的测定第39页
        1.4 菌株M29产VOCs的测定(HS-GC/MS)第39-40页
        1.5 高匹配度的活性组分的拮抗活性验证第40页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8页
        2.1 菌株M29的拮抗活性测定第40-42页
        2.2 菌株M29产挥发性物质(VOCs)对灰霉菌拮抗活性的测定第42-44页
        2.3 菌株M29产VOCs的测定(HS-GC/MS)及活性验证第44-48页
    3 讨论第48-49页
    4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菌株M29生防效果的验证与应用第50-60页
    引言第50页
    1 试验材料第50-51页
        1.1 土样第50页
        1.2 菌株和番茄种子第50-51页
        1.3 培养基第51页
    2 试验方法第51-52页
        2.1 菌株M29抑制病原真菌对番茄种子和水稻种子胚芽侵染的效果第51页
        2.2 菌株M29产VOCs抑制病原菌对番茄和水稻种子胚芽侵染的效果第51页
        2.3 盆栽试验中菌株M29对灰霉菌侵染番茄植株的生防效果第51-52页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3.1 菌株M29抑制水稻纹枯菌对水稻种子胚芽侵染的效果第53-54页
        3.2 菌株M29抑制灰霉菌对番茄种子胚芽侵染的效果菌株第54页
        3.3 菌株M29产VOCs抑制水稻纹枯菌对水稻种子胚芽侵染的效果第54-55页
        3.4 菌株M29产VOCs抑制灰霉病原菌对番茄种子胚芽侵染的效果第55-56页
        3.5 盆栽试验中菌株M29对灰霉病原菌侵染番茄苗的生防效果第56-57页
    4 讨论第57-58页
    5 小结第58-60页
全文结论第60-62页
    创新点第60-61页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氟菌胺在黄瓜上的残留动态及环境行为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lmportin-β1介导EIN2进入细胞核与抗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