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籼稻Kasalath改良品系基因转化效率的初步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5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目的第9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背景第10-15页
        1.2.1 转基因作物的重要性第10-11页
        1.2.2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11-12页
        1.2.3 基因型对水稻转化的影响第12页
        1.2.4 籼稻Kasalath的改良第12-13页
        1.2.5 抗草铵膦Bar基因的研究及应用第13-15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15-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5-18页
        2.1.1 转化受体第15页
        2.1.2 菌株和载体第15页
        2.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第15页
        2.1.4 主要实验仪器第15-16页
        2.1.5 培养基第16-17页
        2.1.6 常用的缓冲液和试剂第17-18页
    2.2 实验方法第18-27页
        2.2.1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第18页
        2.2.2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SDS法)第18-19页
        2.2.3 籼稻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和转化第19-20页
        2.2.4 水稻叶片总DNA的提取(2×CTAB法)第20页
        2.2.5 PCR检测第20-21页
        2.2.6 Southern检测第21-22页
        2.2.7 草铵膦抗性检测第22页
        2.2.8 PAT蛋白含量检测第22-23页
        2.2.9 hiTail-PCR扩增插入序列的右边界序列第23-26页
        2.2.10 数据处理第26-2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7-40页
    3.1 Kasalath改良品系的Bar基因遗传转化第27-29页
        3.1.1 质粒载体转化农杆菌的菌落PCR检测第27页
        3.1.2 Kasalath改良品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和转化第27-29页
    3.2 Kasalath改良品系遗传转化效率评价第29-34页
        3.2.1 转化事件的鉴定第29-32页
        3.2.2 基因转化效率的评价第32-34页
    3.3 再生植株目的蛋白表达分析第34-36页
        3.3.1 T_1代植株中PAT含量检测第34-35页
        3.3.2 T_2代植株中PAT含量检测第35-36页
    3.4 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研究第36-38页
        3.4.1 T_2代植株的除草剂抗性表现第36-37页
        3.4.2 阳性植株T_2代PCR检测第37-38页
    3.5 hiTail-PCR扩增边界序列第38-40页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第40-46页
    4.1 讨论第40-43页
        4.1.1 Kasalath的改良及转化效率评价第40-41页
        4.1.2 基因转化效率的计算方式第41-42页
        4.1.3 Bar基因转化事件的证据和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第42-43页
        4.1.4 Bar基因在转化事件中的遗传分离第43页
    4.2 主要结论第43-44页
    4.3 创新点和展望第44-46页
        4.3.1 创新点第44页
        4.3.2 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缩略词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镧对LPS激活血管内皮细胞NF-κB-Jmjd3信号轴下游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下一篇:新型水溶性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手性检测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