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路由协议研究及其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智能家居相关技术 | 第15-23页 |
2.1 智能家居系统简介 | 第15-16页 |
2.2 有线通信技术 | 第16-17页 |
2.3 无线通信技术 | 第17-22页 |
2.3.1 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 第17-18页 |
2.3.2 ZigBee网络结构 | 第18-19页 |
2.3.3 物理层 | 第19-20页 |
2.3.4 介质访问控制层 | 第20-21页 |
2.3.5 网络层 | 第21页 |
2.3.6 应用层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ZigBee路由协议研究 | 第23-37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Cluster-Tree 路由算法 | 第23-26页 |
3.2.1 地址分配机制 | 第24-25页 |
3.2.2 Cluster-Tree 寻址 | 第25-26页 |
3.3 AODV路由算法 | 第26-28页 |
3.3.1 控制分组报文 | 第26-27页 |
3.3.2 AODV路由过程 | 第27页 |
3.3.3 AODV算法改进 | 第27-28页 |
3.4 路由算法融合 | 第28-31页 |
3.4.1 算法融合 | 第28-29页 |
3.4.2 路由维护 | 第29页 |
3.4.3 仿真分析 | 第29-31页 |
3.5 融合算法在智能家居中的实现 | 第31-36页 |
3.5.1 控制网络深度 | 第31-32页 |
3.5.2 建立邻居表 | 第32页 |
3.5.3 终端设备入网认证 | 第32-33页 |
3.5.4 节点请求式响应 | 第33-35页 |
3.5.5 节点能量控制 | 第35页 |
3.5.6 性能测试与比较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 第37-58页 |
4.1 需求分析与总体框架 | 第37-39页 |
4.1.1 需求分析 | 第37页 |
4.1.2 总体框架 | 第37-38页 |
4.1.3 性能要求 | 第38-39页 |
4.2 技术方案 | 第39-41页 |
4.2.1 芯片选型 | 第39-40页 |
4.2.2 天线设计 | 第40-41页 |
4.3 硬件设计 | 第41-47页 |
4.3.1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4.3.2 无线基站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4.3.3 终端模块电路设计 | 第43-47页 |
4.4 嵌入式软件设计 | 第47-51页 |
4.4.2 无线基站软件 | 第49-50页 |
4.4.3 终端设备软件 | 第50-51页 |
4.5 综合管理平台设计 | 第51-57页 |
4.5.2 平台框架 | 第53-54页 |
4.5.3 数据库设计 | 第54页 |
4.5.4 TCP服务器设计 | 第54-55页 |
4.5.5 Web服务器设计 | 第55-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58-66页 |
5.1 无线组网测试 | 第58-61页 |
5.2 无线基站网络配置 | 第61-63页 |
5.3 终端节点测试 | 第63页 |
5.4 管理平台测试 | 第63-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