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质时间变异与空间格局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14-17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19-25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19-20页 |
2.1.1 文献资料的收集 | 第19页 |
2.1.2 监测点的布置及取样 | 第19-20页 |
2.2 数据处理 | 第20-25页 |
2.2.1 选取监测项目 | 第20-21页 |
2.2.2 确定水质评价方法 | 第21-23页 |
2.2.3 GIS空间插值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 第25-44页 |
3.1 时间变异 | 第25-32页 |
3.1.1 年际变化 | 第25-29页 |
3.1.2 年内变化 | 第29-32页 |
3.2 空间格局 | 第32-44页 |
3.2.1 以总氮为参照指标 | 第38-40页 |
3.2.2 以总磷为参照指标 | 第40页 |
3.2.3 以氨氮为参照指标 | 第40-41页 |
3.2.4 以高锰酸盐指数为参照指标 | 第41-42页 |
3.2.5 洪湖水质评价结果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污染原因及对策研究 | 第44-48页 |
4.1 污染原因分析 | 第44-45页 |
4.1.1 围网养殖、围湖造田 | 第44页 |
4.1.2 工农业污染源的排放 | 第44-45页 |
4.2 污染防治对策 | 第45-48页 |
4.2.1 退渔还湖、退田还湖 | 第45页 |
4.2.2 产业转型、绿色生态 | 第45-46页 |
4.2.3 强化管理、立法保护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