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随机波动的极端金融风险测度模型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8-35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8-2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8-21页
        1.1.2 研究意义第21-2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2-31页
        1.2.1 极端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第22-27页
        1.2.2 收益厚尾分布的研究第27-30页
        1.2.3 随机波动模型的研究第30-3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31-35页
        1.3.1 研究目的第31-33页
        1.3.2 研究内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第33-35页
2 理论基础第35-50页
    2.1 扭曲风险测度理论第35-42页
        2.1.1 扭曲风险测度的定义与性质第35-38页
        2.1.2 四种扭曲风险测度第38-41页
        2.1.3 四种扭曲函数之间的比较第41-42页
    2.2 极值理论第42-50页
        2.2.1 极值类型定理第42-44页
        2.2.2 最大值稳定原理第44-45页
        2.2.3 广义极值分布与区间极大值模型第45-46页
        2.2.4 广义帕累托分布与超阈值模型第46-50页
3 基于SV-POT-TDRM的极端金融风险测度模型构建第50-67页
    3.1 问题的提出第50页
    3.2 SV-POT-TDRM风险测度模型的理论构建第50-56页
        3.2.1 尾部扭曲风险测度TDRM第50-52页
        3.2.2 随机波动率SV模型的构建第52-53页
        3.2.3 极值模型拟合残差尾部分布及检验第53-54页
        3.2.4 计算尾部风险测度值第54-55页
        3.2.5 模型检验第55-56页
    3.3 实证研究第56-65页
        3.3.1 样本数据选取与基本统计特征描述第56-57页
        3.3.2 SV-POT-TDRM模型的参数估计第57-63页
        3.3.3 回溯检验与模型比较第63-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基于MSSV-POT-TDRM的极端金融风险测度模型构建第67-84页
    4.1 问题的提出第67-68页
    4.2 MSSV-POT-TDRM风险测度模型的理论构建第68-74页
        4.2.1 MSSV模型的基本形式第68-69页
        4.2.2 MSSV模型的贝叶斯分析第69-70页
        4.2.3 MSSV模型参数的MCMC估计方法第70-73页
        4.2.4 POT模型的构建第73-74页
        4.2.5 TDRM模型的构建第74页
    4.3 实证研究第74-82页
        4.3.1 样本数据选取第74页
        4.3.2 MSSV-POT-TDRM模型的参数估计第74-80页
        4.3.3 回溯检验与模型比较第80-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5 基于极值分布形状参数对短期尾部风险的预测第84-95页
    5.1 问题的提出第84-85页
    5.2 研究设计第85-87页
        5.2.1 尾部参数提取模型的设定第85-86页
        5.2.2 尾部风险预测模型的设定第86-87页
    5.3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尾部形状参数的统计特征第87-91页
        5.3.1 样本数据的选取第87-89页
        5.3.2 参数序列的基本统计特征第89-90页
        5.3.3 事件研究第90-91页
    5.4 形状参数对尾部风险的预测能力第91-94页
        5.4.1 尾部风险的界定第91页
        5.4.2 形状参数对尾部风险的预测能力-单变量Logistic回归第91-93页
        5.4.3 多指标对尾部风险的预测能力-多变量Logistic回归第93-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6 基于多元条件极值模型的股指期货与现货尾部相依性研究第95-114页
    6.1 问题的提出第95-97页
    6.2 多元条件极值方法第97-98页
    6.3 模型构建第98-101页
        6.3.1 建模思路第98-99页
        6.3.2 建模步骤第99-101页
    6.4 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第101-102页
    6.5 实证研究第102-113页
        6.5.1 样本数据基本统计特征值第103-104页
        6.5.2 使用SV模型对波动率进行建模第104-107页
        6.5.3 构建一元超阈值模型估计边缘分布第107-110页
        6.5.4 多元条件极值模型的结果分析与模型诊断第110-113页
    6.6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4-118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114-116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6页
    7.3 研究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5页
附录第125-134页
    附录A 场外期权(OTM Options)价格的计算第125-126页
    附录B 无模型方法中隐含偏度与峰度的计算第126-127页
    附录C 文中建模所使用的R语言程序第127-134页
        附录C-1 波动率建模第127-132页
        附录C-2 极值分布建模第132页
        附录C-3 多元极值模型建模第132-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137页
作者简介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H对微生物和化学电池产电和脱氮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机网协调的汽轮机优化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