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量子中继器的介绍 | 第8页 |
1.2 量子信息基本概念 | 第8-13页 |
1.2.1 量子纠缠态 | 第8-9页 |
1.2.2 量子隐形传输 | 第9-10页 |
1.2.3 纠缠交换 | 第10-11页 |
1.2.4 量子稠密编码 | 第11页 |
1.2.5 量子保密通信 | 第11-13页 |
1.2.6 量子关联 | 第13页 |
1.3 DLCZ方案以及其他方案 | 第13-18页 |
1.3.1 DLCZ方案 | 第14-17页 |
1.3.2 其他方案 | 第17-18页 |
1.4 量子中继器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动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量子点体系 | 第21-27页 |
2.1 量子点的制备和分类 | 第21-22页 |
2.2 量子操作 | 第22-25页 |
2.2.1 量子计算 | 第22页 |
2.2.2 量子逻辑门 | 第22-25页 |
2.3 双量子点自旋单态制备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退相干策略在纠缠交换中的尝试 | 第27-47页 |
3.1 系统模型的介绍 | 第27页 |
3.2 纠缠判据Concurrence | 第27-28页 |
3.3 退相干等效测量的尝试 | 第28-47页 |
3.3.1 当腔处于真空态 | 第28-29页 |
3.3.2 当腔处于Fock态 | 第29-30页 |
3.3.3 当腔处于相干态 | 第30-31页 |
3.3.4 当腔处于热态 | 第31-33页 |
3.3.5 当腔是一个耗散腔的情况 | 第33-35页 |
3.3.6 对B,C量子点加上合适的磁场 | 第35-36页 |
3.3.6.1 给B和C施加x方向的单个磁场 | 第35页 |
3.3.6.2 给B和C施加y方向的单个磁场 | 第35-36页 |
3.3.6.3 给B和C施加Z方向的单个磁场 | 第36页 |
3.3.7 对B、C量子点上施加一个Z方向的随机磁场 | 第36-38页 |
3.3.8 尝试NMR中的赝纯态理论去建立A和D的纠缠 | 第38-42页 |
3.3.8.1 时间平均法 | 第39-41页 |
3.3.8.2 空间平均法 | 第41页 |
3.3.8.1 逻辑标识法 | 第41-42页 |
3.3.9 尝试用纠缠纯化的手段去提高中间态的纠缠度 | 第42-45页 |
3.3.10 退相干等效测量的总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大失谐方法实现量子中继器 | 第47-55页 |
4.1 模型介绍 | 第47页 |
4.2 演化以及推导 | 第47-50页 |
4.3 纠缠交换的实现 | 第50页 |
4.4 纠缠的链接 | 第50-53页 |
4.4.1 情况(1) | 第51页 |
4.4.2 情况(2) | 第51-52页 |
4.4.3 情况(3) | 第52-53页 |
4.5 量子中继器的构建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