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研究--以“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3-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1.4.1 研究的创新点第18页
        1.4.2 研究的不足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第19-21页
        2.1.1 群体性事件第19-20页
        2.1.2 网络舆情第20页
        2.1.3 地方政府第20-21页
        2.1.4 政府公信力第21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5页
        2.2.1 蝴蝶效应理论第21-22页
        2.2.2 “沉默的螺旋”理论第22-23页
        2.2.3 议程设置理论第23-24页
        2.2.4 公共治理理论第24-25页
3 仙桃垃圾焚烧事件政府网络舆情管理概况与问题第25-34页
    3.1 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概况第25-28页
        3.1.1 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角色定位第25-26页
        3.1.2 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方式第26-28页
    3.2 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厂事件的发展过程及网络舆情演变第28-30页
        3.2.1 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厂事件的发展过程第28页
        3.2.2 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厂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变第28-30页
    3.3 仙桃垃圾焚烧事件中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4页
        3.3.1 网络舆情管理事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2页
        3.3.2 网络舆情管理事中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2-33页
        3.3.3 网络舆情管理事后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4页
4 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8页
    4.1 网络舆情管理事前阶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5页
        4.1.1 官方新媒体部分功能失效第34页
        4.1.2 官方舆情发布与网络舆情监管两大责任主体间协作不畅第34-35页
    4.2 网络舆情管理事中阶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36页
        4.2.1 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动态化信息公开不完全不彻底第35-36页
        4.2.2 政府信息公开相对滞后第36页
    4.3 网络舆情管理事后阶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38页
        4.3.1 忽视事后追究与评估工作第36-37页
        4.3.2 公民对地方政府存在信任危机第37-38页
5 国外关于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经验借鉴与启示第38-42页
    5.1 美国经验第38-39页
        5.1.1 颁布各项法律保障言论自由第38页
        5.1.2 借助民意测验达成舆论共识第38-39页
    5.2 德国经验第39-40页
        5.2.1 运用法治引导舆论第39页
        5.2.2 政府与媒体联合管控第39页
        5.2.3 开展网络审查监督舆论第39-40页
    5.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40-42页
        5.3.1 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管理法律法规第40页
        5.3.2 利用网络技术监测和预警舆情第40-41页
        5.3.3 地方政府联合社会力量引导舆论第41-42页
6 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第42-48页
    6.1 事前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第42-43页
        6.1.1 提升官方新媒体的科技水平,保障民意反映渠道通畅第42-43页
        6.1.2 统筹部门建设,促进联动机制形成第43页
    6.2 事中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第43-45页
        6.2.1 加大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第43-44页
        6.2.2 加强政府舆情管理责任主体意识,深化简政放权第44-45页
    6.3 事后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第45-48页
        6.3.1 建立网络舆情事后问责机制第45-46页
        6.3.2 加大服务型政府与依法行政的建设力度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折叠立方体和圈的细胞分裂生长网络及其性质研究
下一篇:基于MODIS和欧洲通量观测数据的GPP模型适用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