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企业融资约束的发展及测度 | 第10-12页 |
1.2.2 融资约束对企业国际化选择的影响研究 | 第12-14页 |
1.2.3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融资约束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2 民营企业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2.1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20-22页 |
2.2.2 “异质性企业理论”与对外直接投资 | 第22-24页 |
3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融资约束的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3.1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 第24-30页 |
3.1.1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 | 第24-26页 |
3.1.2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 | 第26-28页 |
3.1.3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 | 第28-30页 |
3.2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情况 | 第30-34页 |
3.2.1 对外直接投资困境 | 第30-31页 |
3.2.2 融资约束现状 | 第31-32页 |
3.2.3 形成融资约束的原因 | 第32-34页 |
4 机理分析、数据处理和指标构建 | 第34-45页 |
4.1 机理分析 | 第34-38页 |
4.1.1 影响机理 | 第34-35页 |
4.1.2 模型假设 | 第35-38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38-40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4.2.2 数据整理 | 第39页 |
4.2.3 数据说明 | 第39-40页 |
4.3 指标构建 | 第40-45页 |
4.3.1 被解释变量的衡量 | 第40页 |
4.3.2 融资约束综合指标的构建和基本描述 | 第40-43页 |
4.3.3 其他控制变量的说明 | 第43-45页 |
5 融资约束对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5-55页 |
5.1 模型设置 | 第45页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5.2.1 基础模型分析 | 第45-48页 |
5.2.2 内生性检验 | 第48-49页 |
5.2.3 稳健性检验 | 第49-51页 |
5.3 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分析 | 第51-55页 |
5.3.1 考虑企业生产率因素的分析 | 第51-52页 |
5.3.2 考虑行业因素的分析 | 第52-55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55-58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建议 | 第56-58页 |
6.2.1 政府层面 | 第56-57页 |
6.2.2 企业层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