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性能分析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结构性能分析的建模方法研究 | 第14-16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本课题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2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受力与工况分析 | 第18-32页 |
·液压挖掘机的作业过程 | 第18-19页 |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原则 | 第19-20页 |
·工作装置的受力分析 | 第20-29页 |
·参数设定和坐标设定 | 第21页 |
·挖掘阻力分析 | 第21-23页 |
·挖掘力分析 | 第23-29页 |
·工作装置的典型工况分析 | 第29-32页 |
3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模态分析 | 第32-51页 |
·模态分析概述 | 第32-33页 |
·典型工况下工作装置的模态分析 | 第33-49页 |
·工作装置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液压缸的不同模拟方法时,工作装置的频率比较 | 第37-39页 |
·典型工况的模态分析 | 第39-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4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关键部件强度性能分析 | 第51-69页 |
·铰点载荷的计算 | 第51-52页 |
·部件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第53页 |
·施加载荷和约束条件 | 第53-54页 |
·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分析 | 第54-66页 |
·工况1下部件的单件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工况2下部件的单件分析结果 | 第55-57页 |
·工况3下部件的单件分析结果 | 第57-59页 |
·工况4下部件的单件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工况5下部件的单件分析结果 | 第61-62页 |
·工况6下部件的单件分析结果 | 第62-64页 |
·工况7下部件的单件分析结果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9页 |
5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整体强度性能分析 | 第69-101页 |
·接触问题概述 | 第69-70页 |
·接触问题的分类 | 第69页 |
·ANSYS中的接触分析问题 | 第69-70页 |
·工作装置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70-72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70页 |
·施加载荷条件和约束条件 | 第70页 |
·单元选择及网格划分 | 第70-72页 |
·工作装置的静态有限元分析 | 第72-85页 |
·工况1下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工况2下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74-75页 |
·工况3下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工况4下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工况5下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78-80页 |
·工况6下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80-81页 |
·工况7下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最大应力工况下部件的变形 | 第83-84页 |
·单件分析与整体分析结果比较 | 第84-85页 |
·工作装置在偏载下的静态分析 | 第85-92页 |
·在工况1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在工况2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在工况3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在工况5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89-90页 |
·在工况6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90-91页 |
·在工况7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91-92页 |
·工作装置在侧向载荷作用下的静态分析 | 第92-100页 |
·在工况1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92-94页 |
·在工况2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94-95页 |
·在工况3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95-96页 |
·在工况5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96-97页 |
·在工况6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97-98页 |
·在工况7下的工作装置的结果分析 | 第98-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总结 | 第101-102页 |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附录1 原始铰点载荷与转化后的铰点载荷 | 第108-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