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汽车电动座椅调整机械手的视觉跟踪与机器学习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1 立题背景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发展及现状第13-15页
        1.3.1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第13页
        1.3.2 视觉跟踪第13-14页
        1.3.3 汽车电动座椅的调整第14-15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汽车电动座椅调整机械手的硬件设计第17-27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电动座椅系统概述第17-19页
        2.2.1 座椅的调节功能第17-18页
        2.2.2 座椅的结构分析第18-19页
    2.3 机械手方案设计第19-20页
    2.4 机械手结构设计第20-24页
        2.4.1 机械手整体结构第20-21页
        2.4.2 缓冲及辅助定位机构第21-22页
        2.4.3 腰部支撑调节手指第22-23页
        2.4.4 靠背调节手指第23页
        2.4.5 座椅前后、高度及腿部支撑调节手指第23-24页
    2.5 嵌入式工控机硬件结构设计第24-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汽车电动座椅出厂位姿调整策略第27-46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座椅位姿的调整方案第27-30页
        3.2.1 座椅的企业标准第27-28页
        3.2.2 传感器布置第28页
        3.2.3 座椅内部结构分析第28-29页
        3.2.4 坐姿调整策略第29-30页
    3.3 座椅坐垫表面特定点的几何分析第30-32页
    3.4 机器学习模型第32-42页
        3.4.1 线性回归第32-33页
        3.4.2 岭回归估计第33-36页
        3.4.3 线性分类第36-42页
        3.4.4 分段岭回归第42页
    3.5 分段岭回归训练第42-43页
    3.6 分段岭回归预测第43-45页
    3.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机械手的视觉随动算法第46-80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图像预处理技术第46-54页
        4.2.1 平滑处理第46-50页
        4.2.3 锐化处理第50-53页
        4.2.4 频域内图像预处理第53-54页
    4.3 视觉随动相关理论第54-60页
        4.3.1 梯度方向直方图第54-56页
        4.3.2 相关滤波器第56-57页
        4.3.3 相位相关运算第57-60页
    4.4 循环矩阵提速第60-64页
        4.4.1 循环矩阵的性质第60-62页
        4.4.2 循环矩阵的应用第62-64页
    4.5 局部相位相关视觉随动算法第64-72页
        4.5.1 算法的提出第64-66页
        4.5.2 滤波器训练第66-69页
        4.5.3 图像位置变化检测第69-70页
        4.5.4 滤波器模型质量评价与更新第70-72页
    4.6 局部相位相关视觉随动算法实验与评估第72-79页
        4.6.1 实验过程与实验平台第72-73页
        4.6.2 实验结果第73-74页
        4.6.3 区域筛选与HOG特征提取第74-76页
        4.6.4 图像位置检测误差分析第76-77页
        4.6.5 与主流算法对比结果第77-79页
    4.7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嵌入式工控机软件开发第80-91页
    5.1 引言第80页
    5.2 LINUX系统平台搭建第80-83页
        5.2.0 Linux系统的Uboot与内核的定制第80-81页
        5.2.1 Linux内核定制第81页
        5.2.2 机械手硬件设备驱动设计第81-83页
    5.3 嵌入式软件功能属性第83-89页
        5.3.1 功能实现第83-86页
        5.3.2 用户用例第86页
        5.3.3 数据库第86页
        5.3.4 UI设计第86-89页
    5.4 嵌入式软件质量属性第89-90页
    5.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时滞分数阶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轨道交通票务系统设计研究